2014年5月30日

我看當今書局

(Image: Wikimedia Commons)
文/鎮棠

筆者喜歡閱讀寫作,也算是愛書之人,曾經到過香港、澳門、台灣高雄、中國上海、深圳、廣州的書局(書店/書城,此文統作書局),雖然不是絕對的內行人,但自幼開始都愛在書局和圖書館「打書釘」,對書局算是有點認識。

香港的書局分三大批,中文書為主、中外文兼售、外文為主。中文書為主可以分為中資三大書局(中華、三聯、商務,三間都是同時兼營出版和書籍銷售)和樓上書店。中外文兼售,大概是PageOne那類吧,至於外文為主就有辰衝(Swindon)等和服務某種語文讀者(如法、德文)的書局。當中,三大書局設計就只是一個賣書的地方,從設計上杜絕讀者「打書釘」,要看請站著看,也不備椅子,不准坐地上,有空間就放書架(貌似除了三聯元朗的文化生活薈之外其他都不太想你坐),澳門的書局也大概如此(邊度有書外)。這種設計誠然可以增加放書的地方,增加讀者找到書的機會,但就犧牲了讀者可以有好好接觸書本,從而決定買不買的機會、打書釘的機會。結果,我相信好一部分的讀者會因為一時衝動買了書,結果買回家後卻沒時間看,雖然短期會令營業額有所提升,但長遠讀者會覺得「唉啊家裡書太多都未看完,幹麼又買呢」,於是買書的邊際傾向(marginal propensity)就會下降了。這樣的話,對培養一個城市的閱讀氣氛,並無益處。

香港的獨立書局大部分是中文的,多數位於旺角的樓上鋪,有新式的(如序言),也有賣舊書的(梅馨就是一例)。序言那類比較多是中產型知識份子,大概吸引較多受較高教育的讀者,而且備有桌椅及廁所供讀者可坐下閱讀和歇息,實在十分體貼。高雄我去的是大家都聽過、甚至去過香港分店的誠品,分門別類,設有少許椅子,但不會禁坐地上。上海去的是福州路書城、深圳去的是深圳書城(少年宮、蔡屋圍、南山都去過),都不太設椅,但不會禁坐地上。澳門的邊度有書和上海的1984簡直是五星級的家,有Wifi有書有貓有靜諡的環境有文青範,1984仲有個大大後花園,裝修有唐卡,枱係實木枱,窗明几淨,咖啡一杯夠醒神;邊度有書有留言冊,有大陸遊客有香港人有澳門本地人留言畫公仔,寫寫心裡此時此刻所思所想,這是香港難有的浪漫。

其實讀者好卑微,有個位子坐下都已經OK。如果曉得把握機會,做到value-added service,是上好的契機。今日資訊科技發達,在中國有當當網買實體書和電子書,實體書可以做到貨到付款(僅在中國範圍),也有孔夫子舊書網買舊書和舊物拍賣,香港和國際接軌,也可以用Amazon,稍後台灣網上書店也可以在香港提貨(但不包付款),實體書店確實有很多地方落後,除了看到書不用運送(要訂的除外)和可以翻翻書之外,好像真的沒什麼過人之處。三聯早著先機,懂得搞個文化生活薈,每個月定期有些主題,不過還未是極致。一間書店總有旅遊書、小說、歷史、哲學、財經金融、養生之類的書吧,不同角落弄數張椅子,大家可選擇自己看自己的書,又可以跟人家分享,務求令大家在離開書店的一刻,除了書本的知識或情節,還有滿滿的他人經驗可以袋走,認識幾個好書友。而最重要的是,這些經驗是錢買不到的!只要在各區提供一些坐椅,有人坐著,就可以開始這種經驗交談,對大家都有禆益,何樂而不為?又或者可以容許一些讀者也主持小講座,給半小時時間,可以跟讀者分享和交流某主題的內容,再介紹一些相關的書,這樣既可令其他讀者加深認識,又可以增加營業額。

誠然,管理費用也會相應上升,但長遠能協助讀者培養閱讀習慣,可以吸引讀者多到書店,找想看的書,和有經驗的書友交談,對書店是有利的。有人認為這會影響想安靜看書的讀者。一,如果想看,回家或隨時隨地也可以看的,二,如果有有經驗的書友在,他甚至可以建議你,或者因應你的喜惡愛憎為你挑選合適的書,比你自己「盲摸摸搵餐懵」要好得多了。那不是更好嗎?

當然,在這個連坐在書局地上都動輒得咎的保安型城市,允許那麼丁點兒的越界彷彿都不太可能,唯有寄望在別的地方旅行時,可以有更好的閱讀體驗。

畢竟,閱讀,不是為了別的,是為了自己啊。

2014年5月30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