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5日

從香港英語教育談到語文考試

(筆者的一些翻譯書)
也許有很多人覺得,香港人英文比大陸人好啦。請看︰

Hong Kong's English language skills branded 'pathetic' as Chinese has 'negative influence' (SCMP, by Shirley Zhao)

文中的浸大教育的潘教授指香港人的英文水平被母語教學拖累。排名顯示香港人的英文程度排名在2013年為第22名,距離南韓(24)、印尼(25)、日本(26),中國大陸學生則為第34名。馬來西亞則排行第11,是亞洲區非英語國家之首。調查訪問的是18歲以上學生,在各國約訪問了75萬名學生。有僱主稱香港學生有些雖然英文不俗,但普通話平庸,建議香港學生英文和普通話也需加緊努力。

你說我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也罷,香港人的英文水平被母語教學拖累,是有迹可尋的。遠的不講,就看看近期的鍾樹根好了,還說自己曾經赴英進修,結果連中文都說不好,把「雞毛蒜皮」講成「雞毛鴨蒜」,不禁令人訕笑。

香港的英文教育不鼓勵學生自行探索,近年有少許改善,但還是一擔擔。有沒有人想過為什麼中文教育要你讀唐詩、宋詞、元曲,看《醉翁亭記》,伴《弔古戰場文》,英文教育就是操卷,次次都是閱讀理解(就是給文本圈答案,頂多就是Proofreading練習)、聆聽理解(純粹考核寫得夠不夠快,遇到稍長的字還拼給你聽,幾乎和握起你的筆寫答案無異)、綜合能力(看一大堆資料,然後有些資料是「跣」你的,大概用以告訴學生,在社會工作中也經常會碰見「畀蕉皮你踩」的傑出同事)、寫作能力(間中有機會給你寫故事,但絕不是容你次次都有機會發揮的,大部分都是叫你寫論說文)。近年貌似多了些什麼新詩、戲劇,但都不太管用。如是者,讀英文整體予人的感覺就是訓練一台會讀會寫貌似很sensible的機器,從來不講究創作式的寫作,成為了香港學生用英文寫作、創作的桎梏。英文訓練人的,是一種幽默,寫東西有很多位可以抽水玩味,中文則較容許人抒情,當然如今的現代漢語就不許人這般抒情,下下要「加大力度」「打造」,以醜為美的國度,以劣為優的語文正是如此。

現在的DSE英文考試就跟會考相差無幾,多了少許自選module罷了。大學畢業也不要求你考什麼試,你想去Exchange自己考IELTS,頂多加個本科相關的英文,教點皮毛,也就僅此而已。你固然可以說中國是個考試機器國度,什麼都考證什麼都得「持證上崗」,但正因為社會上需要一些客觀衡量外語水平的標準,於是有較為齊全的外語考核制度,畢業前需完成標準方能獲頒肆業證書。

並非主修英語(中國稱英語專業)的學生,需要應考四、六級考試(CET-4、CET-6)。如無特別規定,一般要求大學畢業必須四級及格,較高要求則須六級合格(部分上海的大學已申請將四、六級考試和取得學位脫鈎,並稱會加強校內英文教育)。此考試由1987年由中國教育部高教司開始推行,旨在考核大學生的英語能力。筆試分四部分,聽力理解、閱讀理解、完型填空(Cloze)以及寫作和翻譯,另外部分地區設有口試。此考試對學生的詞語、文法等都有一定要求,詞語方面四級要求4500,六級要求6000。當然你可能說學英文光以詞匯量作標準,事事量化,並不是學習語文的佳途,但總比現時學生連詞匯量都不足要好。寫作方面要求倒是非常低的,四級僅要求120字,六級只要求150字,真的「低到跌渣」,香港公開試就高好多了。

主修英語的學生(包括英文翻譯)就要通過專業八級考試(TEM-8)嘅考核,該考試由高等學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這個考試威力有多強?及格率約一半,百度百科稱此試可以同GRE媲美。考核內容包括聽力理解、Gap-filling、改錯 、人文知識、閱讀理解、翻譯(20%)及寫作(20%)。
人文知識方面,要求學生「基本了解主要英語國家的地理、歷史、現狀、文化傳統;初步具備英語文學知識、英語語言知識、英語國家社會和文化知識」。有多少香港學生會對英、美、加、澳、紐等國家的文化、政治、社會有深入的認識呢?雖然中國學生大部分都是囫圇吞棗,但至少課程要求他們接觸。翻譯方面需要英譯漢和漢譯英,難度絕對不容小覷。就算大家是香港人,無法考這些考試,這些參考書對自己的英語學習是肯定有幫助的。

至於更高要求,有中國人力及社會資源部翻譯資格水平考試(CATTI,China Accreditation Test for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主要應考為二級和三級,有筆譯和口譯兩部分(當中口譯又分為同聲傳譯[香港稱即時傳譯]和交替傳譯[香港稱接續傳譯],最高級為一級(需考試、評價相結合),二三級可透過考試獲得。考試及格率(英文)方面,2009-2010年數據顯示,大概是10%,法、俄、日、阿等語應該再低一些。香港人是可以應考的,最近的考場在廣州,考獲後亦可獲得證書。假如說四六級是牛刀小試,八級是不容小覷,CATTI就是如臨大敵了。雖然如此,因為翻譯行業在中國大陸競爭非常激烈,所以每年都有不少人屢敗屢試,屢試屢敗,都希望得到證書--為理想固然,亦為飯碗著想,有了這證書可以接很多很多的活了,就算在外打工,薪水也肯定高一些。同樣,如果你本身根底良好,這些參考書對自己的英語學習更是如虎添翼。

大陸看美劇的人多了去了,香港看日劇韓劇的相信比美劇多一倍以上。雖然我愛英國口音(大陸稱「英音控」),但看美劇也無傷大雅,起碼學習西方人的思維方式、說話技巧,都是不俗的。

最後,希望不論大中小學幼稚園的學生,都明白學好一門國際語言有多重要。其餘的就不說了。


延伸閱讀︰http://www.catti.net.cn/node_12204.htm
http://www.douban.com/group/CATTI/

2014年5月18日

由香港人的英文談到語文考試

(筆者的一些翻譯書)
也許有很多人覺得,香港人英文比大陸人好啦。請看︰

Hong Kong's English language skills branded 'pathetic' as Chinese has 'negative influence' (SCMP, by Shirley Zhao)

文中的浸大教育的潘教授指香港人的英文水平被母語教學拖累。排名顯示香港人的英文程度排名在2013年為第22名,距離南韓(24)、印尼(25)、日本(26),中國大陸學生則為第34名。馬來西亞則排行第11,是亞洲區非英語國家之首。調查訪問的是18歲以上學生,在各國約訪問了75萬名學生。有僱主稱香港學生有些雖然英文不俗,但普通話平庸,建議香港學生英文和普通話也需加緊努力。

你說我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也罷,香港學生的語文水平大部分的確不敢恭維。筆者讀的是翻譯,但也見過一些翻譯得比較隨便的學生,就不要說其他系的了。試過又有一次別的大學有Final Year Project,「This is my FYP project」「Today I want to…」之聲此起彼落。最近又曾與一中四學生補習,居然連「parents、簡單、引致」都不會寫,令人搖頭嘆息,緣何香港學生淪落至此,香港教育淪落至此。

香港的英文教育從來不鼓勵學生自行探索,近年有少許改善,但還是一擔擔。有沒有人想過為什麼中文教育要你讀唐詩、宋詞、元曲,看《醉翁亭記》,伴《弔古戰場文》,英文教育連一篇像樣的東西也沒給你讀過,次次都是閱讀理解(就是給文本圈答案,頂多就是Proofreading練習)、聆聽理解(純粹考核寫得夠不夠快,遇到稍長的字還拼給你聽,幾乎和握起你的筆寫答案無異)、綜合能力(看一大堆資料,然後有些資料是「跣」你的,大概用以告訴學生,在社會工作中也經常會碰見「畀蕉皮你踩」的傑出同事)、寫作能力(間中有機會給你寫故事,但絕不是容你次次都有機會發揮的,大部分都是叫你寫論說文)。近年貌似多了些什麼新詩、戲劇,但都不太管用,考評局不會出聶魯達或者泰戈爾,也不會出Troilus and Cressida,被X到天花板都似。如是者,讀英文整體予人的感覺就是訓練一台會讀會寫貌似很sensible的機器,從來不講究寫作,成為了香港學生用英文寫作、創作的桎梏。按現在的英文教育去,十年廿十年三十年也出不到一個陶才子。英文訓練人的,是一種幽默,寫東西有很多位可以抽水玩味,中文則較容許人抒情,當然如今的現代漢語就不許人這般抒情,下下要「加大力度」「打造」,以醜為美的國度,以劣為優的語文正是如此。

現在的DSE英文考試就跟會考相差無幾,多了少許自選module罷了。大學畢業也不要求你考什麼試,你想去Exchange自己考IELTS,頂多加個本科相關的英文,教點皮毛,也就僅此而已。你固然可以說中國是個考試機器國度,什麼都考證什麼都得「持證上崗」,但正因為社會上需要一些客觀衡量外語水平的標準,於是有較為齊全的外語考核制度,畢業前需完成標準方能獲頒肆業證書。

並非主修英語(中國稱英語專業)的學生,需要應考四、六級考試(CET-4、CET-6)。如無特別規定,一般要求大學畢業必須四級及格,較高要求則須六級合格(部分上海的大學已申請將四、六級考試和取得學位脫鈎,並稱會加強校內英文教育)。此考試由1987年由中國教育部高教司開始推行,旨在考核大學生的英語能力。筆試分四部分,聽力理解、閱讀理解、完型填空(Cloze)以及寫作和翻譯,另外部分地區設有口試。此考試對學生的詞語、文法等都有一定要求,詞語方面四級要求4500,六級要求6000。當然你可能說學英文光以詞匯量作標準,事事量化,並不是學習語文的佳途,但總比現在的學生連詞匯量都不足要好。寫作方面要求是非常低的,四級僅要求120字,六級只要求150字,真的「低到跌渣」,A Level就高好多了。

主修英語的學生(包括英文翻譯[BTW,我好討厭有人喺香港問我你係譯咩語言,你個腦裝屎架?香港咪中文同英文囉!有第種語言多數都講埋畀你聽啦,唔好逼我咁唚得唔得啊X])就要通過專業八級考試(TEM-8)嘅考核,該考試由高等學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這個考試威力有多強?及格率約一半,百度百科稱此試可以同GRE媲美。考核內容包括聽力理解、Gap-filling、改錯 、人文知識、閱讀理解、翻譯(20%)及寫作(20%)。
人文知識方面,要求學生「基本了解主要英語國家的地理、歷史、現狀、文化傳統;初步具備英語文學知識、英語語言知識、英語國家社會和文化知識」。光是這一點,有很多香港學生真的望塵莫及。持英國國民(不論是否海外)護照的讀者,對英、美、加、澳、紐等國家的文化、政治、社會了解多少呢?雖然中國學生大部分都是囫圇吞棗,但至少課程要求他們接觸,香港學生就不會有這麼主動了(而且,香港學生也會囫圇吞棗)。翻譯方面需要英譯漢和漢譯英,難度絕對不容小覷,拿來做香港的大學翻譯科目考試試題肯定會把為數不少的考生殺個片甲不留。就算大家是香港人,無法考這些考試,這些參考書對自己的英語學習是肯定有幫助的。

至於更高要求,有中國人力及社會資源部翻譯資格水平考試(CATTI,China Accreditation Test for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主要應考為二級和三級,有筆譯和口譯兩部分(當中口譯又分為同聲傳譯[香港稱即時傳譯]和交替傳譯[香港稱接續傳譯],最高級為一級(需考試、評價相結合),二三級可透過考試獲得。考試及格率(英文)方面,2009-2010年數據顯示,大概是10%,法、俄、日、阿等語應該再低一些。香港人是可以應考的,最近的考場在廣州,考獲後亦可獲得證書。假如說四六級是牛刀小試,八級是不容小覷,CATTI就是如臨大敵了。雖然如此,因為翻譯行業在中國大陸競爭非常激烈,所以每年都有不少人屢敗屢試,屢試屢敗,都希望得到證書--為理想固然,亦為飯碗著想,有了這證書可以接很多很多的活了,就算在外打工,薪水也肯定高一些。同樣,如果你本身根底良好,這些參考書對自己的英語學習更是如虎添翼。

大陸看美劇的人多了去了,香港除了明珠台引介那幾套之外,會自己找美劇看的人我想不太多,看日劇韓劇的相信比美劇多一倍以上。雖然我愛英國口音(大陸稱「英音控」),但看美劇也無傷大雅,起碼學習西方人的思維方式、說話技巧,都是不俗的。

最後,我知道香港的學生不會有那麼多閒情逸致學習西方文化之類,但最起碼在基本英文打好底子,不要在國際上詒笑大方。英文是香港的法定語言,今日還有學生覺得是「外語」,唉,心痛啊。


延伸閱讀︰http://www.catti.net.cn/node_12204.htm
http://www.douban.com/group/CATTI/

2014年5月15日

有啲粵語啲嘅粵語

(By André Karwath via Wikipedia)
左膠最鍾意講嗰句就係「沒有誰比誰高尚」,今篇唔講政治,講下粵語。當然啦,講到最詳細嘅都係去返粵典啦!家陣我地個個都咬牙切齒咁話梗係撐粵教中啦,仲撐埋粵教冚辦爛科。普通話唔係我地嘅語言。啱啊,好同意啊我,但撐還撐,唔好令粵語淪為書面語嘅一種簡單載體,粵語本身有好多好「本土」嘅講法。我唔知你地屋企老豆老母鄉下邊度,我老母就香港出世,祖籍番禺嘅,所以keep到唔少講法。當然你本身係客、潮、閩、吳嘅,無得好講。

自從香港開始發展經濟,到今時今日互聯網發達到極點,肯動身去郊外玩嘅人就變得唔多(或者話懶咗)。「喂大佬唔使搵食咩!搵完咪喺屋企攤屍囉」相信係唔少人嘅諗法,呢啲人當中又有啲做咗人老豆老母。由於佢地對大自然認識只係停留喺最簡單嗰幾款,所以佢地唔識教小朋友舊式嘅粵語。之但係咁啵,喺自然界嘅粵語係有唔少嘅。粵語唔係淨係齋讀書面語「蜻蜓」或者「蚯蚓」一種講法,唔好就咁當咗佢係粵語。(你又可以拗嘅,語言係跟時間轉變,無謂泥古吖!所謂何文匯嗰挺象牙塔「正音」就係泥古泥到不堪。呢啲講法係粵語啲,或者話係粵語過喺香港講嘅粵語[即係粵海片香港方言點,唔講喇])

我覺得當中嘅講法,有啲正路啲,例如︰「蜻蜓」實情係塘屘,「蚯蚓」就係蜿蟺(讀若黃犬);亦有啲係古怪啲,例如「蝴蝶」就叫崩沙(你大概只會諗起順德出嗰啲油淋淋食物,係啊,嗰啲係按蝴蝶形嚟黎整嘅)。普通話嘅水蛭(吸血蟲)視乎你係粵語邊度鄉下,可以講蟥蜞(waang4 kei2)同埋蜞乸(ke4 laa2)。有啲講法就失傳晒咁滯,例如蟹就無人再叫「蟛蜞」;蜈蚣亦都取代咗百足,只係剩返「百足咁多爪」呢句說話;大概係我地唔會點叫到我地個肺前面嗰排骨,所以肋骨/排骨又取代左骿骨(peng1)。因為叫公乸方便,所以亦無咩人再講雞hong2(有人寫做「未成母」,左未右上成右下母[亦有可能係因為無字記錄],意即未生蛋嘅雞乸)。

如果你係父母嘅,不妨講多啲畀佢地,下次有機會同小朋友去郊外,可以同佢研究下昆蟲,同埋唔使再放「風箏」,可以放紙鷂。如果你係學生或者做緊野,喺你生活中都可以試下用一啲舊式啲嘅用字。粵語嘅語音唔係書面中文嘅載體,粵語自己都有啲特定嘅講法㗎。真係有興趣嘅,搵一啲社會語言學嘅書,除咗下面Bauer教授啲參考書之外,仲有Janet Holmes都有本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你會睇到好多好好嘅例子,對世界嘅語言情況有更多嘅了解。:)

延伸閱讀︰由此路進社會語言學教授包睿舜的Lecture notes

2014年5月8日

悼鄺婉儀老師


本校鄺婉儀老師因病於二零一四年五月七日離世,全體教職員對此感到深切哀痛,惋惜萬分。 鄺老師於一九九二年加入本校,任教中文科,並任「社區關係組」主任,在本校服務接近二十二年。鄺老師為人親切盡責,敬業樂業,關愛學生,對教學的熱心衝勁和對生命的熱愛,感染了身邊的同事及學生,我們以鄺婉儀老師在本校任教為榮。 本校於五月八日(星期四) 至 五月十六日(星期五)﹝五月十一日(星期日) 除外﹞,上午八時 至 晚上七時正 在一樓一號室設立「追思閣」,並於五月十六日(星期五) 晚上八時正在校內舉行追思會,供家長、老師、校友及同學悼念鄺婉儀老師。

再見了,我最尊敬的一位生命鬥士,在生命終結前不屈的與死神搏鬥,心裡還惦記著學生,出了她最後一份試卷。七年的相知相識,提攜互勉,安排班相活動,陸運會以至的學校的開放日,都事必親躬,打點一切。你親切的聲音,可掬的笑靨將會永遠停留在我們的腦海中。再沒法在旅行時為你寫明信片了。感激你所帶給我一切的,不論是中文的知識,還是人生的道理。願你在天家安好,願主看顧你。

早些時候本想約你午膳,詎料你沒上班,也就沒法和你見面了。聽說你去的時候很安祥,很安祥。離開了對你而言,也許是一種解脫吧。

生Laurent泣叩

「遺下 只有思念 一串串 永遠纏」

2014年5月7日

愛香港,用唔用得中國貨?

愛香港,用唔用得中國貨?

(筆者的一些中國品牌貨品)

是咁的,我都係標題黨(笑)。雖然寫得呢篇文預咗比人小同埋會無咁啲朋友。啊同埋,我無收任何廣告費,純粹有感而發,利申咗先。

我覺得有好嘅中國牌子係唔怕用嘅,視乎你識唔識得揀,同埋well,對中國貨嘅信心。當然你可能會話,中國貨會爆炸架喎。咁你揀啲黎用囉,chiu…實情係,揀一啲信得過嘅中國牌子就可以囉。堅持唔用中國貨嘅朋友,我好尊重你嘅選擇,但亦希望你尊重我嘅選擇。買中國貨係唔等於投共嘅。

先講啲最簡單嘅先。其實最簡單一樣野,就係中國牌子點解今日個朵臭成咁?就係有好多害群之馬害到成個品牌壞晒。識得我或者睇開我啲文嘅朋友都知我幾鍾意上海,我覺得佢係全中國算係少數喺我睇黎叫幾正常嘅城市。上海開埠時間同香港大致相若,之後陸續開始咗一啲中國本地品牌,有啲係用黎抗衡西方嘅洋牌子壟斷市場嘅。但點都好,價廉物美成為咗上海起家牌子嘅一大特色,有相當數量嘅牌子喺1949年之後仲有得繼續經營,都算係咁。老老實實,我諗唔止上海人,大部分嘅人都唔鍾意自己、以至自己個城市柒。如果整咗堆柒嘅產品出黎,揚開去你成個地區都柒埋一份。蒙牛就係好例子。基本上中國嘅牌子我會分為廣東牌子、上海牌子同埋其他牌子,廣東同上海嘅都有返咁上下,同外面接觸得多,柒左全世界都知,其他山旮旯嘅,外國人鬼識咩。

先講鋼筆墨水。鋼筆我自己用開嘅係中滬牌,當然英雄牌就更多人識。而家香港嘅教育、學習生活入面基本上用唔著鋼筆,我地一跳就由鉛筆(實情係鉛芯筆)跳過原子筆/墨水筆,唔使用鋼筆。同原子筆鋼筆係要人手入墨水,就有個墨水甕,隊枝筆落去,撳枝筆上面個泵泵啲墨水上枝筆管度,咁就搞掂嘞。上圖可見,我係用上海牌碳素墨水214型,60毫升嘅。透過寫鋼筆字,可以訓練一個人寫字嘅書寫力度,落筆嘅筆劃筆順,從而培養對漢字嘅喜愛。不過香港嘅細蚊仔忙到踢晒腳,一陣要學英法日西文加普通話,一陣又話要圍棋珠心算畫畫跆拳道,都無咩時間睇書,更唔好話寫漢字同培養對漢字嘅重視同喜愛漢字啦,下話?雖然咁講好似有啲自誇同串嘴,但竊以為香港有唔少人寫字寫得普普通通,有部分原因係因為無經歷過鋼筆做轉折嘅時期,結果原子筆無嗰種力度喺入面,就容易寫得普通嘞。唔啱嘅歡迎你回我啊。

跟住講家居用品。香港舊陣時就有按兩條麻甩佬畫成商標嘅雙妹嘜花露水,上海呢就有六神,之後遍佈全中國,好多度都有得賣嚕。花露水呢挺野聽喺黎雖然好老套,但就可以保持屋企有種舒服嘅香味,而且有啲特別裝嘅,例如上圖嘅止痕花露水,加入一啲中藥成份,例如防風、黃芩、白蘚皮,可以用黎搽蚊眼(laan3)同埋冬天手痕R自己,R到紅或者損,都可以搽佢,好快可以搞返掂,香香地仲好冰涼,好鬼舒服架。佢仲有出番梘,不過無用過(番梘另外有美加淨,但未用過)。另外外國有花士令(Vaseline,凡士林呢個名都係上海話譯出黎嘅),上海就有百雀羚,都係啲香香地嘅滋潤護膚脂咁,又平一撅(當然上述你驚皮膚敏感嘅咪唔好用囉)。另外仲有白貓洗潔精,個公仔好得意,又係好平一大枝,有好多味可以揀。

接住落黎到食物。添加劑,坑渠油,係有架,都係嗰句,睇下你信唔信囉。上海方面有隻糖好鬼正,叫桉葉糖,個樣係咁嘅。
個味道其實同薄荷味利口樂無咩分別,但實在平得好交關(啊係啊,交關呢個字都係上海話有用嘅,不過上海話會講「交關便宜」)。廣東牌子方面,喺廣州食雪糕通常會買五羊,外國牌子有啲啲味OK,但貴;另外華南農業大學(真係華農LOL)會出酸奶(即係Yoghurt,乳酪、優酪乳,你想點叫點叫),都係兩三蚊一包,好似錫紙裝利賓納嗰啲size。大家細個食開,有張米紙包住嘅大白兔奶糖就係上海冠生園公司出品,二三十年代已經開始有呢隻牌子,初時係做蜜糖之類嘅,後來有啲糖啊口立濕都做埋咁。喺上海一帶都流行一種叫薺菜嘅蔬菜,味道清淡,通常用黎做肉包配料同水餃餛飩之類嘅餡,肉包上海差唔多公價個半銀錢,菜/無肉嘅就個二銀錢,豆漿就個半銀錢,食早餐真係幾平,當然你覺得啲肉係死豬肉啲麵粉係有問題,大可以去食貴野,我窮我衰嘛。

講完食講飲。飲方面有款嘢玩香港無嘅,叫鹽汽水,所以中劇《愛情公寓》就經常有句對白話「我一口鹽汽水噴死你」,因為套嘢上海拍嘅。Carbonated water,少少咸,少少甜,有啲檸檬味,飲完好ger嘅。由於製作成本唔貴,所以賣得仲平過汽水,有興趣不妨下次去買枝試下。想要文人風雅啲嘅,自不然就飲茶。茶道嘅複雜而微妙,需要用時間慢慢揣摩,啱紅茶嘅有安徽祁門、雲南滇紅、廣東英德;青茶又有武夷山大紅袍、烏龍、鐵觀音;我就最近飲開黑茶,最出名有普洱,我飲緊嘅係六安,當中又有分香六安同六安骨。不過喺買茶之前,首先確保你對茶有返咁上下認識,唔係畀人搵老襯又返黎搵我算帳,我唔擔保架。

最後想講下藥喇。講起中國製嘅醫藥產品呢,唔係淨係得三鞭酒嘅。西瓜霜同金嗓子喉糖都好幫得手,當然效力無使立消咁啃(keng3)。眼藥水出奇地平,不過你覺得眼睛係靈魂之窗寧願買貴啲嘅都得。另外有一隻不得不介紹,喺香港肚屙、攪腸痧你可能會食李萬山或者濟丸(正露丸好貴啊我買唔起),如果咁唔好彩你去到中國大陸食晒,或者直頭無帶,你應該買定咩傍身呢?就係藿香正氣水。根據李時珍《本草綱目》嘅記載(大佬你唔信我你信佢吖)︰
藿香主治風水毒腫,去惡氣,止霍亂心腹痛(《別錄》)。脾胃吐逆為要藥(蘇頌)。助胃氣,開胃口,進飲食(元素)。溫中快氣,肺虛有寒,上焦壅熱,飲酒口臭,煎湯漱口(好古)。
好使好用,藿香正氣水係口服液,多數一買都係十枝,一枝五毫升左右,都係10蚊雞左右,止肚痛好快見效。

最後一句啦,你愛唔愛中國係一件事,買中國貨同愛中國,在我呢個香港人黎講係無必然關係嘅。以上嘅牌子都係只供參考,我鍾意買,我買開唧。你抗拒中國牌子嘅,無問題㗎。

2014年4月27日

「你好,我係懷舊青年。」

「你好,我係懷舊青年。」

(by Hvicentiu via devianart)
大概由八九十年代開始,香港嘅青少年已經懶得睇書,或者話直接跳過咗睇書嘅過程,一下跳咗入打機、睇電視、聽大一大聲嘅搖滾音樂。被填鴨式嘅教育制度壓逼到不似人形,唔少後生仔選擇打機,唔使點用腦咁放鬆下,而相對嚟講,睇書嘅人就少咗好多喇。亦因為咁,香港嘅後生仔整體嚟講嘅質素就唔及得舊陣時。當然,我唔係一竹篙打一船人,你見輔仁、熱血時報有咁多犀飛利嘅年輕寫手,就知道我地呢脫人都仲有啲識諗野嘅人嘅。

由於香港嘅青少年睇少咗書,學校嘅中文教育亦唔鼓勵有啲咩大幅度嘅創作,於是乎連同識字、惜字嘅人都少咗。唔理係寫舊體詩詞、新詩、散文還是小說,鍾意寫嘢嘅人都少咗好多。寫中文嘢?唔會有人睬你㗎喇,呢撻咁市儈嘅地方。間中可能仲會有關夢南先生呢類好關心青年寫作嘅前輩,但我相信喺香港地要維持呢個嗜好或者信念,真係蝕水。舊陣時《華僑日報》一類正統報章,甚至會有讀者投稿園地,有地方畀文學方面嘅讀者投稿(如果我無記錯)。不過由於錢作怪,呢啲園地買少見少,就如同領匯排擠小商戶咁。如是者,最後都係專欄作家嘅天地。

細佬我細個嗰陣啲字係好肉酸,高小初中嗰陣有啲習字簿,啲先生唔係乙-就係丙+。就算係寫書法,佢都要你寫正楷,任何偏離所謂正統嘅嘢都唔會攞到高分,呢個咪就係香港嘅教育制度囉。到近年,啲老母鍾意將細路哥啲時間表塞到實一實,驚死個仔個女會去偷食咁,當中有啲家長就會送仔女去書法班。啲字係工整,正楷,咁但係除此之外就乜都唔識。邊個係懷素、米芾、歐陽詢、宋徽宗、趙孟頫都唔知,然後就好叻叻咁拎張暑期書法班證書去媽咪度,換來一句「Oh sweetie you're awesome」。嘔啊。我屋企人見我寫硬筆字(係,我細個連硬筆字都肉酸),就係咁提我要寫字寫靚啲。其實齋勸都無咩用,要有實際例子先夠說服力,呢,就我老豆,佢啲字真係好肉酸,咁就成為咗一個幾大嘅動力,令細佬我喺FB都呃到吓like。數碼年代,打字、打E-mail已經成為主流,所以舊陣時嘅人寫信,收到隻隻字跡封封信,都會好好搵個盒收藏好,因為呢啲係scan咗入電腦都搵唔返嘅回憶同味道。

更加少後生仔會留意留心嘅,係五六十年代嘅香港(文化/電影/歌曲)。陳錦鴻我諗有啲讀者都會識,我相信TVB請佢其中一個原因,係因為佢生得有啲似張瑛,成日為人師表嗰個。鄭君綿、林鳳、蕭芳芳、紫羅蓮……當年一連串嘅明星名,做啲戲雖然今日睇返都幾無聊,啲笑話又幾爛(好似呢個),不過亦都有一啲教人勵志、導人向善嘅電影,《恩義難忘》嗰啲,又有吳楚帆話「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又或者係一啲社會悲涼慘況(《可憐天下父母心》嗰啲)。好一個社會嘅寫照。今時今日,固然細佬我都鍾意睇大波妹或者睇有粗口嘅片,但係相比起呢啲有教育意義嘅戲,睇完你就更加學到一啲家陣電影未必畀到你嘅嘢。而且仲真係教到啲實牙實齒嘅嘢,唔記得係張活游定邊個,總之佢對住個女仔喺度吟詩,唔講由自可,原來係李商隱嘅《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嘩,不得了。當時畢竟出嚟做編劇,肚入面都要起碼有返幾滴墨水卦。家陣都有,不過呈現嘅方式好多時受西方電影價值觀左右,反而可能無咁真。粵語片之餘,當時仲有陸運濤嘅電懋公司,拍國語片,基本上係上海片嘅延續,少睇,唔講喇。原來香港當年除咗粵語片同國語片之外,仲有潮語片同廈語片。舊年十月,香港電影資料館舉辦《潮聲逐夢去》系列電影放映會,播放咗《剪月蓉》等多套電影,放映會現場觀眾大多都係講潮州話,我呢個香港人就格格不入喇。不過有唔少珍貴電影,確實係被唔少人遺忘同忽略咗嘅。舊陣時識英文嘅人唔多,睇英文戲嘅熱潮我諗要到後啲先開始喇。而家選擇多咗咯,仲邊鬼度有人肯好似我咁睇埋呢啲舊唻柴嘢呢?
(離題:當年電影嘅片頭熒幕美術蓋字,設計嘅人一樣有返咁上下水準,反而家陣冚辦爛靠電腦,味道未必咁出)

至於歌喇喎,有好多歌都係國語民歌、流行曲或者英文歌改編而嚟嘅。鄭君綿有唔少歌都係咁嚟㗎,《康定情歌》《桂河橋》呢兩個名你唔熟的話,鄭君綿同鄭碧影隻《才子佳人》句「擰柳腰好似蘇菲亞羅蘭,又似惹火寶烈吉妲,佛見到都會起大痰,花o靚仔想到心爛」應該會令你有返啲印象。當然仲有唔少係民國二三十年代上海國語時代曲嘅歌手嘅歌改編,就好似有龔秋霞、周璇呢啲。呢,鄭君綿就有一隻《貓聲貓氣》,就係龔秋霞《木偶寄情》改編嘅;至於《Sealed with a kiss》就無厘頭咁變咗《煲燶粥》,甚至《Que Sera Sera》變咗講父女孝順做主題。粵語流行曲改編之後同原本隻歌無咩啦楞,都係幾常見嘅。

講到詩詞文學,陶傑就別有一番體會。佢咁講︰
美國人發明的高科技,你當然可以移植過來,抄襲盜版,亦無不可,但清朝的張之洞還強調:「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手機和WhatsApp是西學,中國人文精神裏的簡潔與禮貌,是中學。現在用WhatsApp,以大陸九十後的白話文:「剛來找過你,你不在」,或「剛找過你,沒人」,連「中學為體」也丟掉。
WhatsApp通訊,先沒有了端莊和禮貌,然後用一張張臉孔表情的符號來代替文字的心情。「悵甚」的意思,可以用帶一滴淚水的一張臉表達,如果這樣,不如全球新人類一起學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更方便。
很明顯,手機的盛行,先導致「失字」。語言和文字是孿生的一對。「失字」之後,必然「失語」,講話斷成一小截一小截,不可連貫。用多了手機,可以刪除文字,也就是Delete,加上不喜歡讀歷史,又多了「失憶」。失字、失語、失憶的總和,必然變成「失智」。什麼是「失智」呢?也就是大陸人說的「腦殘」。
大陸或許流行「腦殘」,但香港也湧現失智的一代。他們厭惡閱讀,抗拒思考,覺得好悶,或者「很累」,他們專注力很弱,排斥二百以上的文字。在網絡的論壇,無論罵人或稱讚,他們用的文字越來越少,最後不是一隻大拇指向上的符號,就是一張怒目的臉。未來的一代領袖,也只靠Sound-bite和一張臉孔上位。不論喜歡與否,這個世界在「進步」,不過,離發射核彈如玩On-line遊戲,將十億人Delete掉,如同刪除記憶,世界Game Over的一天也快了。 
當一個二個都踏入WhatsApp時代,確實寫、賞、研、讀詩詞係無咁嘅必要,現代人好忙,呢分鐘check完facebook notifications下一分鐘又睇微博、微訊朋友圈、Instagram,總之訊息氾濫,人已經消化唔晒,處理唔晒。面對住大批大批嘅資訊,大批大批嘅書/文章,無可能睇得晒,呢個時候就有選擇,你選擇睇金庸易舒衛斯理、詩書易禮春秋,係古德明陶傑,定係朱薰蔣薇?

近年大陸鍾意將青年分類為三類︰普通青年、文藝青年、2B青年(意即傻子)。話自己係文藝青年嗰啲,固然可以話全盤西化,都係睇西方書籍,馬克思又好、馬奎斯、波爾赫斯都好,你有你嘅文藝方式,無問題。但我諗仲可以加多種,叫懷舊青年。呷一杯碧螺春,讀一本《笑林廣記》又或《聊齋誌異》,喺歡笑或者嘆息聲中,度過一段段時光。

2014年3月30日

Making Love Out of Nothing At All 粵語詞

愛的告白 (Air Supply – Making Love Out of Nothing At All - 粵語版
詞:黃觀佑
我並無萬里胸襟 我也並無萬兩金
我並無令你傾倒的俊臉 我卻有著一個心

我並無悅耳聲音 我也並無神秘感
我並無玫瑰天天的送你 我卻有著一片真

但是我心熱血震憾 充滿刺激共放任
我會獻上那真我 叫你得到真實感

我會使到你被牽引 抹去所有恨怨與悶困
(再)送你千噸高溫 千噸繽紛 千般迫真 千般翻新 千種驚喜 千度熱吻
我會使到你極(很)興奮 叫你心裡永沒有淚印
再一起相親 一起歡欣 一起飛奔 一起翻滾 一起衝鋒 一起陷陣
求能日日夜夜接近(求能日日夜夜熱烈地接近)
進進退退都靠緊(無論進進退退都靠緊)
不管天色多麼灰暗(不管今天天色多麼灰暗)
要以愛 叫你永遠沒有憂或困

不相分 一起相親與熱吻
不相分 一起相親與熱吻
不相分 一起相親與熱吻
不相分 譜出歡欣與妙韻
不相分 譜出歡欣與妙韻
不相分 譜出歡欣與妙韻(每天都要重溫…)

聽說世界有愛 我已立下萬丈決心
交出真心 交出愛心
盼你也與我去愛 盼你也立下自願 並沒悔恨
我說永遠愛你 你要盡量建立信心 不必擔心 口不對心
每次我要去愛 亦是盡力徹底
將一點一分 通通交出 不想強忍
編寫出真的世界 你也暢快 我也暢快 深深相親 深深烙印

1993.5.11

2014年2月19日

[文言翻譯] 奧巴馬勝利宣言 2012(原創︰鎮棠)

奧巴馬勝利宣言 2012(原創︰鎮棠)


諸位父老之恩,無任感激。二百載前,美利堅成藩屬多年,終獨立成邦,當可自決前程。今夕,吾邦更臻完善之程,當前進不止。

前進不止,全賴諸位。吾邦嘗戰火紛飛、遍地蕭條,伏惟先賢披荊斬棘,共鑄不朽,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余等堅信人各有志,唯四海一家,吾邦同胞實係同舟共命。

此一選舉,余等嘗舉步為艱、歷遙遙長路,仍不屈不撓,重整旗鼓,此吾邦萬民足證之。美利堅合眾國之最佳者,吾人當勉之。

余際此良機,銘謝諸位參與選舉之國民,不論初次選民,或是久候一投之諸位(勞駕久候,確應治之),不論大街小巷、或電話拉票之義工,不論馳援區區不才,抑或屬意朗慕尼氏,汝等種種呼聲,吾等業已傾聽。汝等舉手投足,當掌吾邦前程。

余未幾嘗恭賀朗慕尼州牧與雷保羅氏,不懼鞍馬勞倦,實屬難能可貴。針鋒相對常有之,咸慮社稷福祉矣。朗慕尼府一門三傑,為國效力,殊堪敬仰。頃之,余待與朗州牧促膝詳談,共商國是,同心協力,為吾民效犬馬之勞。

丞相拜登,若余之膀臂,四載共事,份屬難求,報國熱忱,在此謝過。

余有所成,蓋因下嫁鄙人廿載者。謹昭告天下︰米雪,吾愛卿之情,更勝從前。卿今成第一夫人,傾國傾城,足以自豪。莎、瑪二女,琨玉秋霜、聰慧過人、婀娜娉婷,頗有皇后懿範,亦足告慰。然謂家有一犬,或已足矣。

競選團、義工傾力相援之勢,實亘古未見。新兵老將,今後四海一家。汝等或各有前程,唯汗青所照,畢生相隨。汝等恩德,沒齒難忘。縱攀山越嶺,蒙時刻匡扶,厚情盛意,感甚佩甚。

為政或微不足道,甚或愚不可及。法家中人遂有機可乘,貶政治為驕妄者之競賽、商賈之爭競。若曾同與會百姓、同庠序平疇水洩不通者、同選舉衙門離鄉別井青年一席話,實有異於前述者矣。

一未冠之競選人員,奔波於眾學堂,蓋因彼冀︰凡童子皆享平等之機,其聲鑿鑿,其意殷殷,咸可見之。

一義工願比屋叩門,蓋因其兄終得汽車工廠所添之新職,其言諄諄,其心拳拳,天地足證。
汝見軍眷焚膏繼晷,家家致電,只為軍旅戰士,待其解甲歸田,安居樂業,報國熱忱,可見一斑。

是故我等戮力一心,足證政治之勢、選舉之要矣。選舉非微不足道,而大道其中,舉足輕重。民主由舉國三萬萬同胞共享,揚疾聒噪在所難免。吾等時各持己見,各秉己思。然則國運多舛時,熱忱之聲不絕,爭論之言不休,今夕以後,亦復如是,理之所至。吾等舌劍唇槍,無非自由之體現。恆念吾等屹立於世時,遙遙眾邦之俊彥,甘犯死以力爭投票之機,決社稷江山之要務。

人各有志,唯在座泰半咸望吾邦前程錦繡,冀望兒女受育於美國,當謹庠序之教,輔誨人不倦之師;當於世上屢獻新猷,格致創想亦可興商興業;當冀我等不因纍纍舊債而裹足,不因門第之別而積弱,不因寰宇變暖而受脅。

吾人之願,乃吾邦成萬國欽佩之邦,衛於舉世無雙之驍旅。
然吾等亦望刀槍入庫,昂首闊步,四海承平,莊敬自強。

吾邦解衣推食,慷慨相助,不必多疑。晉用楚才之裔,亦可於此就學、仰視國旗;俾令芝城瘠地之少年具鴻鵠之志;成就舊北州木匠之兒或從醫、或格致、或土木技師、或興財治業、或事友邦,甚或統領。

是吾等所期之前程,吾等共鑄之大業;破浪乘風,一往直前。

二百載隆替廢興,有所進者,絕非一蹴而就,實係荊棘叢生;成就之道,異殊難免。縱眾志成城,亦戛戛乎其難矣。昂首闊步之發軔,必先與眾議,然則道阻且長,眾口難調。凡此種種之肇基,乃起行之處。今民生復甦,一秩干戈將止,競選路漫漫,然亦告終。

不論爾等不嫌相助,抑或另有高明之見,余皆暢聆教益。汝等一言一行,更助統領興國安邦。汝等所歷之奮,余日受啟迪,目下、日後視事時,匪石匪席之心日盛。

今一票,非常票,而求踐行。選賢與能,非求祿蠹,乃求佳職。

余期數月內,可謁兩黨碩彥縉紳。余縱有房謀,亦須共和黨之杜斷,開源節流、革新稅法、內繕油礦、外撫蕃民,實日理萬機。

汝等之任,然仍未休。民主法度,公民之責不訾。美利堅之旨,非守株待助,乃群策群力,迎難而上,自奉儉約。此乃國之本也。

我國財貨富甲天下,然此非吾人致富之因;我國軍旅四海稱臣,然此非吾國力強之由;我國教化舉世稱羡,然此非學子思慕之故。其故何哉?

美利堅其志一也,其心同也。余恒念吾等同舟共命,生死相依。克己復禮,顧己及人,方國運昌隆,社稷可固。代代美國人捨命力爭自由、權利、義務、愛心、忠誠、報國之心……凡此種種,成就美利堅之偉。
今夕余心存希望,咸因此旨遍見於吾邦吾土。作坊東主寧自負虧損,毋辭退鄰人;匠人寧盤砵稍減,不欲見友遭殃。

一兵雖因戰而瘸,唯續以參軍,三棲特戰隊不畏浴血奮戰,皆因兵士勝任後勤。余睹新澤西、紐約岸堤,不論黨派、文武官掾,戮力一心,夾輔巨風災民,建其居安其心。

余臨俄亥俄州,側聞有女八歲者,罹白血之疾,鏖戰經年,幾傾家盪產。猶幸醫政因革,紓困及時。余嘗晤此父女,父述辛酸,鄉黨為親者聞之,莫不涕零如雨,固因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

凡吾人皆盼此女大道康莊,此乃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成此國之大統領,余與有榮焉。雖歷無窮艱辛,吾邦之前景余仍成竹在胸,亦望諸君如是。此非自欺欺人,拂荊棘而不顧,亦非天馬行空,好逸惡勞。

余堅信我心堅如磐石,全賴希望。縱風霜披面,以勇、冀作股肱,柳暗花明亦又一村。

吾邦兮,吾等續助諸位開拓綢繆,力保小康。開國先賢之諾,余仍信耶︰不論何處之才、美醜貧賤之異、髮膚肌體之別,合乎勤、勇者,皆可成就於美利堅!

來者必如斯然,咸因吾人黨爭弗烈,法家愚魯非眾。諸君協志,匯眾業而益廣;赤州青州,合力豈能弗堅。萬世一邦,惟美利堅,今是來是。

荷蒙汝助、天祐,吾人闊步昂首,吾國之偉,天地可鑑。

拜謝美利堅,願天祐吾民,天祐吾邦。

參考


2014年1月8日

由朗誦少年看當今教育

由朗誦少年看當今教育
文/鎮棠

利申︰小學中學均曾參與英詩獨誦的我,
其實也覺得他的動作很誇張的。

近日不論Facebook、輔仁,甚至大眾媒體、大陸的微博,均談論此位朗誦少年,謂其誇張造作。有人則持「唔造作邊度有人睇㗎」一類的論調。實在,作為過來人,我深明要遷就評判有多重要。那將定奪你的分數,繼而在你的成績表,繼而在你的Testi(如有)。當然,之所以大家不禁訕笑,皆因諸位覺得彼之表現與我們的社會規範(social
norms)多少相悖。這些角度之前有許多大佬已闡釋之,不才無謂獻醜。

首先梁同學在這個物欲橫流、繁華似錦的大都會中,仍能平靜下來,與父親和老師共同探討和揣摩《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已是份屬難得。細嚼古詩詞散文,容其散發箇中之味道,將其內化,變成自己思想的一部份(an
integral part of one's mind),對自己的文筆有所裨益,亦顯得自己並非不學無術之人,這一點我是佩服梁同學的。

其次,有多少人未看梁逸峰之前聽過《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老實說,我也未聽過。原因?我們的教育不再重視古詩詞,不重視美感教育。試想想連五育中,「美」也是放在德、智、體、群之後,學生怎樣領會美?美術科更名為視覺藝術科,仍然以考核打分形式「評估」學生的「美感」,out啦!點解咁多人用Arial同Comic
Sans MS,點解咁多人忍受佢地用Arial同Comic Sans MS啊?佢地的美感教育FAIL左啊!

當美感淪為評分制度下的產物,就別指望學生有可能對美產生好感,或者懂得讚天地之化育。如果沒有讀過《岳陽樓記》,就不知道原來天然景象順手捻來可以用四字格寫得如此有致(以至筆者去旅行也時常不經意唸出范公的文句,恰巧與眼前景物相同);如果沒有讀過《六國論》,不知道論說文也可以這般鏗鏘,字字擲地有聲,言簡意賅有霸氣;如果沒讀過好的經典,就不知何物為糟粕。如今是白話文的時代,文言之任,已然減弱,但這不代表文言無用。最簡單的對聯,深一些的舊體詩詞歌賦,都要講求平仄對仗等(這些問林非兄,他更熟悉),這是最基本讀書人應該要知道的。

現在的中文教育教學生將文章分解再分解,再抽取其中心思想,問問哪一句有什麼意思,蜻蜓點水,而若此泥古之風續吹,學生又怎可以了解到古文的旨趣呢?沒有人介紹他們看《聊齋志異》、《笑林廣記》,他們怎麼會知道古文也可以寫得咁過癮呢?如果考評局、校方「視覺偽術」科仍然堅持考核打分寫report,任你帶學生去博物館多少次,他們這輩子也不會領略到以往中華文化之秀美,西洋文化之瑰麗。

利申二︰我唔係大中華膠,只係日漸發現中華傳統文化有好多好厲害的地方而已。

2013年10月7日

[持平打詞評] 步步驚心片尾曲《三寸天堂》及粵語版詞

首先要講一句,大家好,我還未死,這個blog還在。是不是好消息呢?(眾︰誰TM有空看你的博客,你在FB已經很多話了好不好?)

這次百忙之中「復活」主要想要做的,就是打詞評。事緣有位台灣大大,名叫永安,錄了三寸天堂的二胡版,非常好聽。本來博主我以前都有看過幾集步步驚心的,不過後來太忙就沒看了。粵語版由同為詞人的懂得Brucelinv所唱。先貼歌詞︰
先講國語詞。這位被永安稱讚為才女的嚴藝丹,曲風當然不俗(雖然黃志華前輩說乍聽會覺得與某首日語歌相似),但單看詞面,意象的鋪排似乎有點稀疏。但管他呢,曲好、人靚、唱得妙就可以了。
粵語歌詞從來難填之處,在於兼顧韻部之餘,更需集中意象。博主我通常都是改編國語/日語歌而填粵語,故有原詞的意象供參考,少死很多腦細胞。
這份粵語詞由懂得Brucelinv的汕尾詞友所作,實在難得(汕尾是非粵語區,證明這詞友很喜歡填粵詞)。意象是排得頗密的,虛實相間,比原詞稍為高章。
可是亦稍有倒字之處,例如煩再沒法冷靜的躁,皆因變心的你,任江水的任算半個吧,找不到次面對的再,等不到以回頭的難,進退兩難,慘淡,CHORUS的第二個傷口等等。詞友指他是開筆不久,算是不錯了,給3/5。
而且原詞詞風算是比較中性,但粵語詞風比原詞似乎現代、進步得很,例如最後的擁吻就很不夠古了。

2013年3月8日

[小影評] 第一次入戲院看三級片-《我愛瘋Sex》



一看到這套戲名,我就有好想看的衝動。英文譯名是Whatcha Wearin'?,大陸及台灣譯為我的PS搭檔,但香港譯名最能點題。

原本戲腳跟我說想看點「正經」的,例如林肯、失戀自作業那些。我嘛,總是帶點色,於是就打算打電話訂這套,怎料電話跟我說已經訂了票,於是就急急腳走去朗豪坊。

去到買飛,發現交易不成功,我們可以現場買票,非常好,但後排位已經全部沒有了。不要緊,戲腳難得又請我吃飯又請我汽水,實在難得(喂CL你個軟飯王!!!

故事講述金亞中飾演的女主角買了個新電話,原想給男友 (7892)一次phone sex,可是誤撥了給池誠飾演的7895,結果開始了一段複雜的關係。

裸露鏡頭恰到好處,笑位迭起之餘,不會令人覺得很面紅尷尬。一套電影集SEX、喜劇、對愛情的反思,而能夠將這三者圓融的混為一體,這是編劇、導演和監製的功勞。橋段新,但帶出來的訊息有點舊。不過這倒好,味道不會太濃。粵語字幕翻譯是十分傳神,想來可能是邁克一類的前輩的啜核之作。

電影差不多到了尾聲,池誠把這首歌送給了金亞中,不過配上鹹鹹的歌詞,婚禮全場哄堂大笑但新郎哥就勃然大惱的場景,實在營造得很好。這是乾淨版的歌詞,非常動聽。

總評︰9.5/10

2013年2月28日

《邊爐》

(係真又好假又好信不信由你2)
《邊爐》

  原來,原來我什麼都不是。

  我叫阿晞,一個唔煙唔酒唔嫖唔賭的男生,或者,毒拎。我有一個故事。

  考完高考後,我的成績只夠我入讀IVE,對,就是被高登仔笑稱作I大的那間。頹廢的人生找不到價值,經常都是傾Project、食飯、玩手提,上堂彷彿變得可有可無,老師的課堂也不像以往般值得回味。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起初我是相信「福無重至,禍不單行」的,直至我遇上她,阿霖。我不會用「不食人間煙火」來形容她,她是那種「美若天仙」的女生,然而跟她做完一組Project,她灰飛煙滅。

  朋友得悉我能和她一組,個個面露笑容道︰「慢慢享受啦」,還向我打了個眼色,我不知就裡,心中暗喜,於是就進了不能掉頭的不歸路。雖然說她是徹頭徹尾的free-rider,由開始到差不多做完都沒有出現過。本來要做的已經多,而且還是四人組,剩下我和兩名男組員持續作戰,熬了幾晚夜,終於做完。另一邊廂我就發動攻勢,開始間中和她Whatsapp聯絡,而她也會回覆我,喜滋滋的兩個剔號,彷彿是觀音兵的徽號。

  做完了Powerpoint,她忽然出現說把檔案傳給她。換了別人我早就破口大罵,難得她是de facto的娘娘,也就忍著怒氣,傳了給她。到了Presentation前的兩個小時,她「修改」了我們的Powerpoint,然後說家裡的行政套裝借了給姐姐,來不了Presentation。我們打開「修改版」,發現整個檔案成為了亂碼,我們無法讀取任何她「修改」過的部分。由於無法讀取,到了Presentation時,我們用回原有的簡報,Present完後,老師問了一句︰「阿霖做了哪部分?」

  男組員A如實回答︰「她『修改』過Powerpoint,但並未能讀取,所以嚴格來說是沒……沒……」忽然卡住,我用肘撞一撞他,他用手指指住了不知何時進來了,並坐在我們看到但老師看不到的位置,而且沒有一起出來Present的阿霖。「沒……沒算沒幹活。」A勉強地挽回了這句,而阿霖的怒目瞪著我們全組人,大抵是她未試過free-ride完一組卻被這樣「對待」。

  沒了,一切都沒了,連觀音兵的資格也被A褫奪了。被阿霖褫奪還說得過去,結果當然是換來Whatsapp封鎖。正確點說,是我「被灰飛煙滅」了。

  我想起MK仔最愛的,黑冰。從小到大,老師、教科書、政府廣告都教育我們吸煙危害健康、吸煙導致性無能。然而,這刻的我卻想獨自品味這份浪子的孤獨。像老煙民一樣抖動著煙盒,然後打開包裝,取出第一根煙,一邊步進公園,一邊點火。

  雖然我明知帶著燃點著的煙蒂進入康文署轄下的公園是犯法的,然而沒人看見的時候,總是那麼想挑戰一下,換取那微不足道的快感。是爸爸。

  近年來,爸爸為了生意,東奔西走,媽媽又早逝。每當失意時,爸爸就會來公園,叼著煙蒂,吞吐煙圈之間,似是悟出不少大道理來。爸爸知道我不抽煙,特意到公園才抽,所以看見我叼著黑冰,拿著紅萬的他心生疑惑。

  老爸沒有問我何時開始抽煙,為什麼抽煙。聽我說完始末,他只是雙眉緊鎖,徐徐呼出煙圈說道︰「還以為我兒子已經長大了,套也用掉幾個了,原來還是這麼看重拍拖。」他發出了不恥的「嗤」一聲。「女死女還在,認真?你就輸了。這世界壓根就沒有永恒的愛,那是人們幻想出來的。」
  我們打著「邊爐」,說著上141看到的賽後報告。原來自從媽媽離世一年後,他開始在東莞做生意,時常會有大客帶他到風月場所應酬,看見的盡是紙醉金迷、物慾橫流。經過一輪內心的掙扎,他決定放馬一試,結果雄風盡現。老爸當然高興,可是老覺得對不起我和媽媽,加上社會禁忌,也就沒有跟我提過一隻字。我只是間中上,他可是經驗老到,甚至我懷疑,根本有很多報告都是他寫的。
  此時,老爸踩熄煙蒂,拍拍我的膊頭,並對我展示一個勉勵的笑容,我也放低了薄荷味的煙。爸爸和我昂步離開公園,因為我知道我已經掀開人生的新一頁。

2013年2月27日

說是本土,不僅是本土

說是本土,不僅是本土
文/鎮棠

北京電影學院畢業、後來港於文匯報工作的北京女「作家」賈選凝,
近日由藏在文匯無人識,變成一朝登枝天下聞,出了一篇藝術評論談《低俗喜劇》(《低》),居然還拿了五萬元。名是有了,但怪不得人家把你「污名化」。

首先,她提到《低》「以極富羞辱性的方式去『污名化』大陸人形象……其實是狹隘的『精神勝利法』」。即係咁,如果一個人、一間公司、一個組織其身並非不正,又何懼人家污蔑?《低》確有借某些大陸人來開玩笑,不過觀眾和導演都知道這是調侃手法。部分大陸人行為的荒謬程度實在令人髮指,導演可能借此作一點「推論」,不過電影可以有很多種,人家不是拍紀錄片,不是每格都要與事實相符嘛。喔你可能說,你這是誹謗喔、污蔑(對,這傢伙連污蔑兩個字都不會用,走去用歐化中文的污名化,然後袋走公帑五萬,你說惱人不?)大陸「同胞」--閘住。大陸人在港的行為如何,大家有目共睹,而港人在大陸也見過許多駭人聽聞的事情,何況我不相信賈小姐遊遍大江南北,通曉各處文化,如是者就不僅僅是電影學院畢業、在文匯報工作,而能當上一名現代徐霞客了。

好了說回正題。「本土」,就是你原來生長的地方,我現在居住的城市,香港。雖然《低》片成本和收益也可算上是刀仔鋸大樹,可是不要忘記,這個世界不光是香港才說粵語的。事實上,港產片在廣東也很受歡迎。她說彭「『只』取悅本土觀眾、『只』瞄準本土市場的電影」。現今是二十一世紀,網絡時代。雖然從網絡BT是犯法--噢,而且在中國你怎樣下載也不是『非法』的--,但這無疑利便了許多香港電影在廣東變得越來越流行,不論是合拍還是彭導演一類本土片。就算不下載,翻查資料,去年年中政府的電影發展局就推出了「資助香港電影(粵語版本)在廣東省發行上映計劃」等,加上廣東政府的措施,廣東省電影院能提供更多與香港同步上映的港產片。實際上,通過日漸活躍的粵港民間交流,廣東觀眾也可貼近和明白港人的「笑點」和共鳴位。說是本土,實際上不僅是本土,筆者許多廣東朋友也很喜歡看港產片,大抵因為廣東自己無法製作一套全粵語電影放上大銀幕,就是有也是主旋律,不及香港的過癮。

她認為港產片應該走向「健康的審美和省思現實的人文關懷。唯有如此,港產片才會再度煥發出它的生命力。」喂大佬,人家導演拍什麼關你鳥事,我也可以說春晚是北方文化霸權啦。趙本山、小瀋陽、郭德綱一類北方笑匠的小品也曾以取笑傷殘人士為樂,難道這也很健康審美,極能省思現實麼?2013年春晚小品那男角就叫郝建,「好賤」,「打敗你的不是天真,是無邪(鞋)」一類的爛梗,依賈小姐所見也應該統統拿掉,不然春晚沒有生命力,沒人看的啊。到時候豈是賈大小姐能負責?喔,現在北方有好多人看春晚,那是不是證明大陸人低俗呢?

她續說「這種文化消費上顛倒黑白、毫無反省能力的惡性循環,才真正讓人感到悲哀」,指的是杜汶澤先生接受採訪時表示「低俗是港產片的一個核心價值」。殺破狼先生在回應她的觀點時,說「每一個地方都自己獨有的文化,而那些文化當然包括其語言特色和本地人才懂的笑話,那是很正常。外地人看不明白,就應該謙卑地學習、搜集資料,而不是大吵大鬧。」粵語之奧妙,自不用說,粵語粗口之字字鏗鏘、句句到肉,是筆者觀察過眾多語言及方言當中最無可比擬的。筆者粵語、普通話/國語流利,英語還可,上海話會少許,也喜歡學習他國文化。看香港的棟篤笑、北方的小品、上海的海派清口、台灣的相聲、西方的笑料,各有不同笑點,但需要熟知當地文化,你先識得笑,不然你就唯有眼睜睜,不對,耳睜睜聽著別人的笑聲然後自己牽強地擠出一個笑容,而也許這個就是賈小姐。

綜觀全文,她並非言之無物,但著實有點偏頗,偏頗得叫港人難以啞忍。筆者雖非名筆,但也僅欲抒一己之見,僅此而已,就此擱筆。

新詩數首

《天使與煙》

心亂如麻地失眠
與一打青島
漫步灘邊
石上有個女孩
黑冰仿佛成為了我倆的語言
打火石打開話匣子

沾染塵俗氣的天使
潔白的羽翼忽然多了點煙灰
纖纖玉筍有點發黃
顧不得倫理的枷鎖
任由尼古丁和化學物
在彼此舌尖徘徊
浪濤聲試著收細
煙蒂沒有作聲

魚肚白
天使回到天上
帶走了我的靈魂與黑冰
於是
我──
又再心亂如麻地失眠

20121126日,鎮棠隨筆)

 
《髻》

栗棕的秀髮
卻帶乳香
滲入腦前葉
縈懷心頭
有形但無意地整齊的
毛球(和香氣)
可教強迫症患者
停手?
少年於是解開髻
也解開愁
釋放本我
如同釋放我們
(鳴謝歐陽偉豪先生的status提供意念,寫於2013年1月28日)


(隨筆)《石硤尾站》
年初一的石硤尾
我想起妳
妳卻不在了
思念著舌與舌的交疊
而這卻
變得無價。
(鎮棠書於2013年2月10日晚)


《紋身》
沒有愛 沒有恨
只有靛青烙印
呼吸和汗水交疊
嗅著玫瑰的花香
妳霍霍有聲
卻溫柔的剖析我
樂把醉人而貪婪的酒紅色
染到妳的粉頸
腥紅和濁白
混成迷離的粉紅
我被教會沒有感覺
視線的玫瑰業已朦朧
(鎮棠寫於2013年2月15日,廣州石牌橋)

《大地》
遠足五小時或
纜車幾分鐘
登高望遠,波瀾壯闊
但我沒有讚嘆你

泥石流
許是你嘔吐
卻埋下多少你的子民?
不曉得

你在汶川、玉樹吶喊,呼喚誰?
他們已無力回應
你,不准
亂發脾氣

你是熟悉地陌生
卻又陌生得熟悉
隔了些距離
你情緒起伏,
淹沒了無數的樓蘭
(鳴謝好友林若思,鎮棠定稿於2013112)

《黑冰》

她的氤氳
隱沒了妳的內心

她,染黑的冰
神秘的裝束蓋掩
妳的冰清玉潔

我與薄荷味交疊
並纏繞
濕潤卻乾涸

她的餘屑翻飛如
點點星塵閃爍
留不住的妳
從此灰飛煙滅

(鎮棠定稿於2013125日午,
鳴謝好友林若思)

2013年2月3日

[更新版] 英格蘭愛國歌曲 詩化中譯 Poetic translation of English Patriotic Songs

 早前獲得城大一位老師的朋友幫忙,雅正本博早前的譯本,在此再次感謝她。
=====
<>
Land of Hope and Glory, Mother of the Free,
How shall we extol thee, who are born of thee?
Wider still and wider shall thy bounds be set;
God, who made thee mighty, make thee mightier yet,
God, who made thee mighty, make thee mightier yet.

希冀之大地、榮耀之大地、自由之搖籃。
生生不息,皆源於祢,如何讚美?
遼闊大地、無際疆域;
神:誰給你力量,成就全能的祢?
神:誰給你力量,成就全能的祢?

===
<!
Britannia>>
1

When Britain first, at Heaven's command
Arose from out the azure main;
This was the charter of the land,
And guardian angels sang this strain:
"Rule, Britannia! rule the waves:
"Britons never will be slaves."
天令初降 不列顛前,
蔚藍海洋 瑰麗浮現;
桓桓大地 旦旦誓言,
守護天使 唱頌連綿:
治世英倫 伏浪平險
不列顛民 永不屈賤

2

The nations, not so blest as thee,
Must, in their turns, to tyrants fall;
While thou shalt flourish great and free,
The dread and envy of them all.
"Rule, Britannia! rule the waves:
"Britons never will be slaves."
求蔭未達 民族富盈
憑爾竭誠 暴君剿清
待爾培種 茂盛繁榮
伊等人民 既懼且羡
治世英倫 伏浪平險
不列顛民 永不屈賤

3

Still more majestic shalt thou rise,
More dreadful, from each foreign stroke;
As the loud blast that tears the skies,
Serves but to root thy native oak.
"Rule, Britannia! rule the waves:
"Britons never will be slaves."
爾等尚添 雄武威嚴
強悍敵國 每擊一戰
摧其之力 聲響震天
全力効國 固根磐纏
治世英倫 伏浪平險
不列顛民 永不屈賤

===

<>

And did those feet in ancient time
Walk upon England's mountain green?
And was the holy Lamb of God
On England's pleasant pastures seen?
And did the countenance divine
Shine forth upon our clouded hills?
And was Jerusalem builded here
Among those dark satanic mills?

Bring me my bow of burning gold!
Bring me my arrows of desire!
Bring me my spear! O clouds, unfold!
Bring me my chariot of fire!
I will not cease from mental fight,
Nor shall my sword sleep in my hand,
Till we have built Jerusalem
In England's green and pleasant land.


桓桓古聖先賢,英格蘭山踏遍︰
主之羔羊引牽,英倫牧草欣見!
天上神聖耀線,曾於雲山爍閃?
聖城之所興建,處惡魔之地焉?

賜我金弓灼閃,賜我欲望之箭;
賜我矛叢雲現,賜我戰車火焰。
不止余心內戰,不休緊握之劍︰
誠待耶路撒冷,英倫大地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