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4日

粵港語言與文化交融 文/CLPRO

pre-reading
香港主權回歸14年,粵港文化認同增幾多?--南方報業網 (簡體中文)
寫在前面
本人是年十七,對中國內地認識不深,唯望借此文聊抒情感,倘有不足之處,祈為鑒諒。

文章提及香港一向於寶安治下,後1842年英國開始取港島、至1898年為止取深圳河以南界限街以北之土地,但至1949年前,粵港往來仍順暢無阻。亦因如此,粵語一直是香港的主流語言,即使英國治下英文為上,但最多人說的仍是粵語,其故無容贅言。

及至中共建立政權後,粵港開始在語言上出現分歧。在改革開放前,粵語和普通話一直並行,普通話雖較廣為採用,但粵語的歷史地位實在無從否定,甚至坊間有傳言指民國差一票即令粵語成為國語云云。但普通話的習慣用法,開始污染粵語,致使分歧開始出現。改革開放後,盲流的出現令語言更重要。由於農民工多為廣東省外,故不操粵語,多操普通話,令粵語為主的廣東大中型城市如廣州、東莞出現粵普均存之局。

自1980年代開始廣東省政府開始表明普及普通話,於是一大班半鹹淡的老廣又去學普通話,到後來教育當局強制上課要用普通話 (其實還有不少廣東老師上課是用粵語的,只是有人觀課才用普通話),普通話才開始有「蓋過」粵語之勢。

有人曾表示撐粵語,反普通話,容我先岔開一會兒。廣東省內只會普通話的主要人群是外來民工 (及潮汕二代,但他們有自己的方言,不太算),而他們的外在表現實在難看,如吐痰、丟垃圾、妄顧公德等,令不少廣府人惡之,稱他們為「撈」佬。一隊廣東的Rap組合講者在作品《廣州廣州》中提到︰「點解將同胞叫做撈佬」。這反映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心態,一方面(其實自古以來)這是廣州排外意識強烈的表現(可追溯1841年廣州三元里事件,一名英兵被殺);另一方面則有人希望排除歧視意識,大家都是中國人,何必這樣呢?

「人必先自侮而後人侮之」,即是說「你唔畀面自己人地先唔畀面你」,又或更生動的「面係人地畀,架係自己丟」等。一律說明絕大部分外來民工的行為。你可能會說,除了外來民工,還有白領呢?他們吐痰嗎?我可以答,他們即使不吐,不代表他們並沒有協助中共「推普」。

談了這麼久,back on the track。由於中共的大力推動,令粵語和普通話不知不覺間成為對立面,有你無我這樣。筆者粵、普均可,誠然覺得民工的入侵某程度上損害了廣府文化。幸好,廣府人還是愛母語的,2010年撐粵語的遊行,江南西的集會等,足以證明紀可光此等人物無市場價值。

母語教育的問題也很複雜,如有興趣可閱《教學語言與Deteriorating的文風 - 香港的填鴨教育》,本文不在此述。

其實我覺得撐粵語不一定全反普通話,雖然聯合國已承認粵語和普通話是兩種不同語言,但粵語仍有許多語素是由中文組成的,考考大家如何用粵語說「狗口長不出象牙來」?我想大家想了很久也未必想到一個可以完全對應的吧。21世紀的今天,網絡成為生活一部分,不少用語由普通話衍生,粵語並無對應詞,如「牛」、「給力」等,這些概念只能意會不能言傳,一轉就loss in translation了。

這也是文化交融的表現。隨著網絡的盛行,廣東的粵語歌、澳門的粵語歌、甚至海外的粵語歌都可以一擊即聽,這也是互聯網的力量。以前港人會認為內地/廣東的歌曲都「唔岩聽、唔岩心水、好娘」等,但事實上並非如此。政治層面不談,文化層面粵港本是一家,而到今天兩地的一些習俗也是一脈相承。粵港在不同方面均有交融,當中粵語正是聯繫的紐帶。粵語的使用人口根據資料大概和土耳其語相若,也就是說粵語的使用人口和土耳其相若了。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轉發,但請註明作者︰CLPRO。
2011年7月4、5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