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6日

[澳門原創音樂] 新濠2011My selection [玩偶][承樂]



《玩偶》
曲詞編唱︰Crossline

我未夠入戲信奉你歪理 閉著眼蒙著耳才能共你一起 要夠自虐才能得到趣味
因你心野只愛到處飛 一對手臂滿足不到你 奇蹟可否降落這絕地 快心死

仍捨不得你 記憶可怎麼拋棄 即使抱著你 懷內卻滿是空氣

#傷痛在甜蜜背後 擺脫不了的毒咒 無謂強逼你再回頭牽手
相愛未能敵過種種引誘 要拋開我便放手拒絕停留
留下我一個自作自受 我也早已悶透

耗盡了力氣共你玩心理 卻未夠耐性維護你這麼不羈 再配合你 遺失了自己
或者該感激你 趁早撕破這淒美 最慘痛日記 猶如垃圾留待我處理

#傷痛在麻木過後 當你扯線的玩偶 來受你擺佈繼續長期遷就
相愛未能敵過種種引誘 要拋開我便放手拒絕停留
留下我一個自作自受 我也早已受夠

@高攀不起你不知悔改 無需隱你貪新厭舊
抱著最愛 再覓更愛  很清楚我普通貨色
填補不到你深淵似的 寂寞氣息沉重到愛得竭力

#傷痛在麻木過後 當你扯線的玩偶 來受你擺佈繼續長期遷就
如這算是緣份我早該看透 誰都可替代我誰都不罕有
還未放開你是我念舊 我早已沒救


先評詞。全篇唯一寫錯了「惻隱」。
對比上一首沉溺,算是退步了一些,曲不錯,但詞需要finetune一下。
韻尾用上最大路的 -ei/-oi-/ik/-au,穩打穩扎。
曲沒有掩蓋vocal,但對比起沉溺,這次需要耳朵打醒十二分精神才能把歌詞完全聽進耳。
詞方面,他們希望表達心裡的感覺,但是無奈地用字「行」了些……
另外在填詞時也沒有沉溺的smooth。如當「梨」扯線的玩偶等。詞語排位導致忽高忽低。



承樂 (Black Sheep)

曲︰潘國彬
詞︰王莉娜
編︰潘國彬、王莉娜、吳啟豪
唱︰Yaya@Black Sheep

讓自己沉淪在這漆黑一角
靈魂痛失沒有被尋獲
繼續來讓自己浮沉在那水中漂泊
潛移物色再度尋覓

抹煞掉這不幸 當初的不憤
全怪在我不能 抽身投入

*像承諾 繼續愛 似是壓逼與受害
悲與哀 障礙賽 可否轉身離開?
嘆無奈 太活該 只好置身處外
心似海 盼望愛 放任熱切期待

寂靜中攜同赤色天真軀殼 熊熊烈火熱切卻無助
世俗還未望清無人認領孤單一角 朦朧著迹 遍地遊歷

耗盡了僥倖 放縱了心癮
來注視我雙神 媲美無憾

REP*

站這舞台上 要唱得鏗鏘
竭力繼續演繹 誰曾讚賞

這承諾 兌現過 似是壓逼與受害
是承諾 放任愛 撇下什麼如果
我回望 注視我 知音拍掌應和
可有天 會共我 高唱這一闕歌?


BTW 主音姐姐很甜啊 (妖,你去死
先談填詞。忽然轉韻都算了。填得唱出來未能夠完整地打出來,可想而知。
他們說這首歌和熱愛音樂有關,不過只是最尾和尾二段有談及;
又提及是自己的感受,Come on,dur一個字可以faak做咁多個字,聽眾情緒會由少dur變做自己超級dur,無濟於事。
填詞的貌似是Keyboardist。未嘗不可,但填的時候唱出來部分字又是出現忽高忽低的現像,如「謝」承諾、未「完愛」等等,應要注意。
[簡譜︰C大調中,1234567 denotes do re mi fa so la si (CDEFGAB),1'代表上一個八度的do,7,代表下一個八度的si,# sharp,b flat]
曲方面很不錯,不過一開始那個重覆6, 6, 7, 1 6, 4, 4, 7, 1 6, 5, 5, 2 1 7, 之後就2 1 2 1 2 3就不太好了,可以改為7, 1 7, 6#, (慢),接著又可以接回 6, 6, 7, 1 6,/6, 6, 7, 3 6, 6, 5, 4,,感覺好的多。Key可以上幾個就上吧,主音姐姐的聲音壓住,未能夠充份運用出來,也就是說錄音時的聲線不是她最好的聲線。(不過我還是比較喜歡她說話的聲線 ((妖,你去死

繼續支持澳門原創音樂!

教學語言與Deteriorating的文風 - 香港的填鴨教育

教學語言與Deteriorating的文風 - 香港的填鴨教育

(pre-閱讀)
http://www.lkyms.edu.hk/hkcms/download/lang0801.pdf
談起粵語和華語的問題,總是叫人氣憤。

先在這裡定義一下,為方便理解,粵語指以廣州舊區為標準口音的廣州話,而華語則指中共方稱普通話、台灣方稱國語、新馬等稱華語的、以北京話為基礎、全國性普遍使用的語言。

文中提及,亦是許多家長和「普」派人士指出,香港學生寫作長期有語病問題,受粵語影響至書寫時「我手寫我口」,存在粵語固有詞彙和粵語語法的問題。另一方面,它又指在海外教授的「絕大多數」是華語(加簡體字)。

第一,筆者自幼喜愛閱讀,不管中港台書籍統統拿來看。小學時字雖醜,但一直甚少有錯字別字。不是說自己看書多,但是看書多能令自己學到更多知識之餘更能減少錯字,書寫時沒有 (或最小化) 粵語語病。誠然現在的學生多不願意看一些苦澀的文學鉅著 (至少我四大名著也沒看),但近代作家中也有一些較能吸引時下年輕人興趣的作家和一些只是談及自己興趣為主的作家。若要舉例,前者我會說陳雲 (留德學生,現為作家)、陶傑 (資深傳媒人、專欄作家、電台主持等多棲媒體人)、畢明 (著名廣告界人士,亦為專欄作家)、區樂民 (醫生及專欄作家);後者我會說董橋;二者之間偏有趣的,可能是左丁山。(還有一些學習類的,如蘋果日報古德明等,實為英語良師,另亦有不少學英語書籍,鑑於此非本文重點,不贅。)
當然,女生們愛看張小嫻、林穎琛亦不為過。此處介紹如此多書籍,談的是什麼呢?Writing Style。Style這詞嘛,叫風格似不適合,乾脆連Writing一起,稱之文風。

文風的培養並不是一朝一夕的,看的多,自然能學習得到,甚至明白箇中道理,所謂「文以載道」,這點早前談過。然而為何現在的學生寫的那麼差,白字錯字連篇?心態。說我們的傳媒出事了?報紙尚可,雜誌當然口語入文,不求原字為何,只為讀者明白即可。既然如此,甚至連電視台字幕 (有時連新聞部也有,真不知是記者也不識字還是手民之誤) 也能寫錯的不能叫人接受,寫錯字的人就會說,「點解佢地可以寫錯我唔得?」還一臉理直氣壯的樣子。

教師壓力大,勞損易捱壞。為考試而努力,不斷催谷成績,無所不用其極。於是我們由小到大就被灌輸要怎樣寫實用文、信件、便條。Come on James,你向九巴寫投訴信寫錯了他們不會用紅筆圈著你的錯處然後跟你說這裏格式錯得扣分吧?要是要寫,不按格式也可,反正香港人人都不太按格式辦事 (政府除外,死板的很),甚至我曾書寫一封內容中文,開端結尾寫英文的信件。

就是這樣,可能出於惰性的緣故,人們都不太理錯別字,事實上這對年輕一輩影響很大啊。用北京話說,人們「一股腦兒」的去做某事,規範書面語應作一窩蜂,因為是像一窩蜜蜂似的去做某事,而非一鍋蜂、一窩鋒 (反正錯的見過不少)。過份picky不是一件好事 (看我便知道),不picky也不是一件好事。要是都「包容」的話,就有失大體了。由今天起多看上述推介作家之專欄和書,改善自己的文風。

另一個問題是海外就教華語和簡體字。實則不然,我們可以看見不少到海外的父母以粵語和下一代溝通,下一代不會聽或不肯講是另一件事,但起碼有用粵語溝通是不容否定的。正如筆者在英國的一位朋友,母親是港人,故即使孩子是混血兒,也在週末送他去中文學校唸書,繁簡體也有,粵語華語也有,並沒有出現上述情況。它又提到香港是中國少數用粵語授課的地方。澳門呢?廣東省呢?廣西省雖然被中共壓抑粵語很嚴重,但肯定有學校以粵語授課。簡體字問題,本人在此表態,我不反對簡體字在手寫層面的應用,但印刷、電腦、手機、書法應一律用繁體 (正體) 取代。中共應允許繁簡二體並存,時間會自然淘汰劣幣,良幣便能驅逐劣幣。至於方言方面,這個美其名是為了溝通方便,實質是箝制。黨委很多不是本地人,也不會粵語,要是你用粵語說他壞話,他又聽不懂,豈非造反?黨的代表是嚴格遵從「黨和國家」的政策,全面使用普通話的嘛,不會卑躬屈膝的遷就你粵語少數人士。自從1980年代開始廣東人不能在廣東「坐正」之後,省長、市長等職位一直由外省人擔任,才會出現萬慶良之類的「好市長」,又免費坐地鐵 (擠塞的很),又「安得廣廈千萬間」(引錯杜甫的詩為李白所言),大會講話即使會粵語也不講粵語。筆者曾到肇慶一學校聽教授講課,結果他是本地人,會粵語,但堅持說普通話,結果我和數名友人寧可談天也不想聽他講 (當然內容也是重點,什麼中華先祖,什麼伏羲氏啊燧人氏啊悶的要命)。「天不怕地不怕,最怕XX人講XX話」 (基本上全國都通用,放個地方名進去不就行了唄),放[廣東+普通]的組合也不為過。我只能說我聽得明白他說什麼,但不代表我願意理解他說什麼。

根據最頂層那份文件,如果我有教育文憑,我現在是可以去教學了,PSK乙級二等的都能教!
又在此表態一下,我認為粵語和普通話/華語各有各精彩,粵語有些普通話不夠「盞鬼兼得意」,普通話也有些狀況粵語不能取代 (如台灣綜藝節目名稱,或內地俗語「給力」「坑爹」「油菜花」等)。我十分支持粵語,也不反對普通話,但請不要用普通話教中文科,我尊重你們說普通話的權利,你也應該要互相尊重,你要是只有前者沒有後者的話請你吃屎。
老是說我們是鳥語的人,我們鳥語花香,當然普通話歷史基礎較薄,但也不完全是胡言亂語。我有使用自己母語的權利,也有權利選擇用繁簡體字。說到底還不是經濟掛帥?「要不是大陸看看你們香港,你們XX了!」某陸客在香港機場的狂言妄語。

順便一提,香港人你有沒有尊嚴的啊?連台灣人都在講我們住的差,陸客來港在商場會大便你還要替他擦乾淨,以前英國人的時候就要不斷說英語,好聽點叫適應力強,難聽點呢?

唉,寫到這不想說了,就此擱筆。

(本文版權由CLPRO全權擁有,轉載前請先留言通知,著明出處及作者,謝謝。)

2011年2月19日

兔年首篇︰談抽煙

新的兔年又到了,我不會祝大家兔氣揚眉、大展鴻兔的,行得有點過份。
照舊在香港過,照舊是很行的和親戚說恭喜發財身體健康然後雙手接過利市去。

談抽煙。
我沒有統計,我相信我facebook裡應該至少1/3人是抽煙的。蘋果動新聞今天出了一篇關於全港報販反對煙草加稅,又提及了這一網站︰好煙民大聯盟,我覺得很搞笑,欲與諸君分享。

煙草當初是印地安人祭神時所用,後來被西班牙水手帶回國,旁人覺得他們與魔鬼打交道 (that's what I think) ,然後在16世紀時傳入中國,「一拍即合」,不論老毛或是鄧小平,心情很愉快的江交棒,都是一等一的煙剷。奧巴馬也曾是煙剷,不過後來戒煙了。

不知道大家會不會這樣,認識一個朋友之後突然發現他原來是煙民,口中不會說,心中難免對他大打折扣;而她則更甚,開口吐出萬寶路或是健牌,煙屎牙再加上泛黃的手指,頓時無性趣。倘她對你有意思呢,則更為惡頂,試幻想相吻時對方口中一襲煙味,真叫人作嘔。

(請於新TAB中開啟)

這名女生似乎將一些不恰當的價值觀硬說成恰當。地盤工人、三行裝修佬抽煙雖不好,但總叫比一名衣冠楚楚的女生抽煙來的正常。買煙草的錢積累起來足夠去旅行這個道理小學也有在教,這名美編卻似乎不知道。又說借吸煙來消除肚餓感,越肚餓越抽,越抽越肚餓,最後一天一包到一天數包,exponentially上升,糟糕不?

(請於新TAB中開啟)

我又糊塗了,幹嘛?又抽煙又要潤肺,這不是又要威又要戴頭盔的道理麼?
潤肺是好,但一邊抽煙一邊喝這些飲料,跟吃興奮劑後吃鎮靜劑一樣道理!
天啊,這兩樣不是酸和鹼,不會有中和作用的!

口口聲聲說是好煙民,有多好?還不是在垃圾筒邊打甂爐!
行政人員、廚師、三行、電工、地盤、扎鐵、職業司機,「與煙民非煙民共建一個和諧、互相尊重和包容的社會,承傳香港國際大都會多元文化。」嘩!幾咁豪言壯語啊,到頭來只是一個被譏笑的組織而已。

FB吸煙的朋友︰
無意冒犯,但我真的非常討厭吸煙的人,至少不要在我面前抽。

2011年1月29日

[轉載] 粵語詞 ZOMBIE - THE CRANBERRIES

TO:LET ME BAND

歌詞內容:講述對已離世的愛人的一種內疚感及回想對方在世時不懂珍惜對方的傷痛感覺!

粵語填詞︰FATCAT LAW




憶 往事就想到舊年.和你在傾訴深夜

今已是自己過無人.在身邊感到黑夜

在世時.太猶豫.遺下愛.難俸獻

告 別時.已太遲.愛已凋謝

這段路.難逆行.如罪人.成罪人

這路斜.似毒蛇.刺痛深夜

每 日每夜.在想某夜

你跟我.再擁抱.抱緊些

靜夜或午夜.在想某一個夜

兩相對.太心醉.那一些

心 太亂令感覺也卷.煩惱在吞併擾亂

想昨日內心太猶豫.令你又傷痛不斷

嘆舊時.你在時.人就似.難合意

告 別時.已太遲.愛已凋謝

這段路.難逆行.如罪人.成罪人

這路斜.似毒蛇.刺痛深夜

每 日每夜.在想某夜

你跟我.再擁抱.抱緊些

靜夜或午夜.在想某一個夜

兩相對.太心醉.那一些

2011年1月28日

淺談意識形態的論爭

嘩,大家是不是讓這個題目給嚇怕了呢?

這個論爭絕對可以導致兄弟䦧牆,朋友翻臉,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宇宙大爆炸 (喂那太扯了吧

回來。
意識形態廣義而言是一些人們願意相信、信仰的東西,諸如「ism」和宗教。
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論爭,搞到我和一名澳門的友人A (相信有點左傾) 有點尷尬。
事緣由於這篇文章,我和另一澳門友人B就不同意了A的觀點。
由「反對一切形式的分離主義」,談到資與社的問題,覺得很值得拿出來談談 (都說你這裡沒有人看的咯)。
帝國主義如何影響分離主義,喲呵,這可是大學程度問題。不過我也樂於討論,各位讀者也可細細思考。
美國是帝國主義,蘇聯又何嘗不是?只是換了個名,一樣的餡子,美國和西歐合作 (雖然都有搵笨成份,但都有協助重建二戰後的歐洲 - 馬歇爾計劃本身計劃是可以益埋東歐的,只是莫洛托夫計劃不允之);蘇聯和東歐的卻不是合作,是強逼屈佢食死貓,糧食問我買,你們只做機器吧。

BTW,著墨太多,基督教 (徒)和非基們的論爭倘若再寫出來的話……
今天就暫且寫到這,寫了三篇仍然是很興奮,藏了在心底的說話得說,得好好的說。

由蘇紫紫 (王嫣芸)談到中國形象



不知道誰是蘇紫紫請先GOOGLE一下。

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11/01/07/95/5669632175847427863.jpg

在私立場我倒是覺得她挺美的。
AND 王嫣芸這個名帶點清末民初的餘韻色彩,引人入…(喂)
在公立場呢,這個可是個「通識」「現代中國」探索題目。

中國一向自改革開放以來則存有許多問題,就是到二百多年後的今天,這段話仍然管用︰
中華帝國是一艘陳舊而又古怪的一流戰艦,在過去的一百五十年中,代代相繼的能幹而警覺的官員設法使它漂浮著,並憑藉其龐大與外觀而使四鄰畏懼,但當一位才不敷用的人掌舵領航時,它便失去了紀律與安全。它可能不會立即沉沒,它可能會像殘舸一樣漂流旬日,然後在海岸上粉身碎骨,但卻無法在其破舊的基礎上重建起來。—馬加尼,1794

話雖如此,但蘇紫紫的出現是顯示了許多社會潛藏的問題。
當中一個家人觀念意識問題,或者具體點講,「孝」。(中化出沒啦啊啊)
在中國起源的這個概念到了今天竟然分成兩個極端︰
1 - 忤子 / 利用家族或家人名聲造就個人的利益 - 忤子,不用說了吧,一大堆嚷著砍母砍父的;後者最佳例子是李剛之子李啟銘,雖然到最後他還是認罪
2 - 孝子得「好緊要」 - 家族內部十分團結,但分枝卻無動於衷 -
長輩有病借錢,親友不瞅不睬

「形體藝術不是色情」
這又是值得玩味的地方。喲,我看好多形體藝術的影片的啊 (喂這裡可能有未成年人的啊)
她呢我倒是很尊重的。姑勿論什麼,為著撫育自己的奶奶 (請別想歪)而「瞓身」工作。
對我而言,她deserve的不只是五百,(而是伍佰 [頂你好爛啊]) 而是我的一份尊重。
問我會不會為家中長輩工作籌錢?就是我肯,家長也不肯。
就這樣,生活在健康快樂世界的香港小溫室花朵們 (台灣稱「草莓族」)又無驚無險地出來社會工作,又開始工作供樓買車識另一半的人生必經路程。

一河以北的世界,是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這裡沒有公義,沒有普世價值,沒有良知 (老人跌在地下不扶人家起來,有好心人扶結果老人身體有事,家屬控告之,繼而造成全國都廣泛出現不扶老人的現象 - 免得被人控告)。
「事不關己,沾沾自喜。」這或許是諷刺地顯露中國人本性的一句金石良言。

BBC英國廣播公司停止普通話廣播略談

閱讀前︰先看看

http://i.dailymail.co.uk/i/pix/2009/03/08/article-0-01E2464B0000044D-677_468x327.jpg

筆者打從2007年開始探入媒體界,並知道原來英國廣播公司是有粵/國語廣播的。
之前基本上都是從英語頻道的一些了解到BBC這個頻道。
經過慢慢的發現,英國廣播公司網站除英語外,更有法語(非洲)、波斯語、阿拉伯語、中文等語言版網站,波、阿、俄都是主要的電視廣播語言,電台廣播語言就更多了,粵、普、越、緬等也有。
曾經閃過希望到BBC粵語部做的意念被否決了,雖然一開始就說「歡迎收聽時事一週,而家係格林尼治標準時間X點,香港時間X點,我係XXX」是一個十分帥氣的開頭。

大部分中國人民奴性都重,套陶傑的話說,「小農基因作怪」。
其他的有識之士也對政權阿諛奉承,好聽點叫媚共,難聽點叫brown-noser
再剩下的,希望探求真理真相 (which is not encouraged by PRC/CCP)的人呢,靠的就是「那一小撮煽動顛覆國家政權,妄圖侵害國家利益,意圖干涉國家內政」的「反動」海外媒體。
BBC此舉,有點政治意味。
等你班chinks (不是自我咒罵,英國racist大有人在) 傻傻地,一世畀PRC管,遠在千里外的英國繼續逍遙過活,令人想起以往英國在港不提本地史的「光榮傳統」,愚民嘛。
的確,普通話廣播中有不少節目是挺好的,教英文的啦,講體育的啦 (雖然不怎麼樣),講科技的啦,都有半小時至一小時,反觀粵語節目則只有一小時--包括了歐洲縱橫、中國人談中國、科技脈膊及國際新聞等內容 (香港、PRC、兩岸內容著墨不多),連體育也沒有,譯名就全部跟足普通話譯法 (即新華社英語譯音表),真的「沃-瑟-法克」。

不用多撥資源給粵語部,不CUT粵語部就是一個對香港的恩賜。

香港收聽方法︰星期日早上0700-0800 香港電台第二台轉播時事一週 (粵) / 上 bbcchinese.com 收聽

2011年1月18日

[持平打詞評] 「借東西の小矮人」- 不知所謂


G.E.M. 鄧紫棋 - 借東西の小矮人 主題曲

本身我對這套電影沒有什麼觀感,不過其日語版的主題曲與粵語版相比,赢十幾條街都得。
CECILE CORBEL本身聲線甜美,曲亦作得不俗,帶出一種由沉重步去輕快的感覺,令人清新不已。
G.E.M.的粵語填詞是絕對毀掉這曲的粵語元兇。
小弟對填詞興趣甚濃,卻想不到為何不找職業詞人填詞而要找這名「才女」?
只要詞寫得好,我是很支持將日語歌以粵語寫出的。
得罪說句,打從GEM出道以來我對她沒好感,理由是借「巨肺」和「巨肺前的一對」上位,哎。
填詞方面她算不上是填詞,胡亂地填,沒有不協音,但文白皆入詞是大忌!
要麼全部書面語,像現時市面的情歌一樣,要麼全部口語,跟許冠傑風格。
不倫不類的填詞只會令人極度反感,加上有點矯揉造作的形式,不禁叫人反感。
回敬妳一句,「You're twenty years old yet you're lazy」。


曲︰CECILE CORBEL
「粵語填詞」︰G.E.M.
I'm fourteen years old and I'm pretty
年紀輕輕嬌小而活潑 【此處用ut韻,然後隔了幾行才用】
地底屋企多優美 【什麼?屋企照樣入詞?本身已違反粵語/國語用法。「地底的家多優美」已經勝於「屋企」此等不倫不類的入詞詞匯。】
一直借東西去生活【這裡甚至和原曲相違背,按0234寫法原曲應為303378782,現在卻成為了304378780,對原曲的不尊重可見】

*[心有時會喜亦­會悲
不過想起你嘴角上會彎彎翹起【上變音為常,翹起又是口語】
頭髮輕飄了風之中【風變音為諷/逢】
草與花這刻都太動容【老友這個動容已經有好多人投訴你寫得厭喇】
看雨點飛舞在半空【這句可謂全首最正常的一句】
而越過­小巷裡片天空【什麼叫「裡片天空」?我中文程度差,不會解】
可有哪個他因我動容
聽笑聲飄散在半空]

然而這小小世界太安靜
平時即使高興也沒誰和­應
若果打開心傾聽
誰可輕輕的呼應【誰變音為睡】
等待誰可開解這心靈
REP*


唉,2個字︰玩完。

2011年1月5日

2011年的第一篇


司徒華先生,走了。

2010年12月30日

俄式笑話

茲錄部分如下,然而務請閣下對俄國(蘇聯)有一定歷史知識,英文程度也不要太差︰
-How do you deal with mice in the Kremlin?
-Put up a sign saying "collective farm". Then half the mice will starve and the others will run away.

"Comrade Brezhnev, is it true that you collect political jokes?" — "Yes" — "And how many have you collected so far?" — "Three and a half labor camps."

Lenin, Stalin, Khrushchev and Brezhnev are all travelling together in a railway carriage. Unexpectedly the train stops. Lenin suggests: "Perhaps, we should call a subbotnik, so that workers and peasants fix the problem." Stalin puts his head out of the window and shouts, "If the train does not start moving, the driver will be shot!" But the train doesn't start moving. Khrushchev then shouts, "Let's take the rails behind the train and use them to construct the tracks in the front".(A hint to Khrushchev's various reorganizations.) But it still doesn't move. Brezhnev then says, "Comrades, Comrades, let's draw the curtains, turn on the gramophone and pretend we're moving!"

An artist is commissioned to create a painting celebrating Soviet-Polish friendship, to be called "Lenin in Poland." When the painting is unveiled at the Kremlin, there is a gasp from the invited guests; the painting depicts Nadezhda Krupskaya (Lenin's wife) naked in bed with Trotsky. One guest asks, "But this is a travesty! Where is Lenin?" To which the painter replies, "Lenin's in Poland."

A Soviet man is waiting in line to purchase vodka from a liquor store, however due to restrictions imposed by Gorbachev, the line is excessively long, the man loses his nerve and screams "I can't take this waiting in line anymore, I HATE Gorbachev, I am going to the Kremlin right now and I am going to kill him!" After 40 minutes the man returns, and begins elbowing his way back to his place in the vodka queue as the crowd looks on. They begin to ask if he succeeded in killing Gorbachev, to which the man replies: "No, I got to the Kremlin, but the line to kill Gorbachev was far too long, so I decided to come back and wait for my vodka"

An American man and a Soviet man died on the same day and went to Hell together. The Devil told them: "You may choose to enter two different types of Hells: the first is the American-style, where you may do anything you like, but at the condition of eating a bucketful of manure everyday; the second is the Soviet-style, where you may ALSO do any thing you like, but at the condition of eating TWO bucketfuls of manure a day." The American man chose the American-style Hell, and the Soviet man chose the Soviet-style one. A few months later, they met again. The Soviet man asked the American man: "Hi, how are you going?" The American man said:"I'm fine, but I can't stand the bucketful of manure everyday. How about you?" Answered the Soviet man: "Well, I'm fine, too; except I don't know whether if we had a shortage of manure or if anybody stole all the buckets away."

Ivanov applied to the Communist Party. The party committee conducts an interview.

"Comrade Ivanov, do you smoke?"

"Yes, I do a little."

"Do you know that comrade Lenin did not smoke and advised other communists not to smoke?"

"If comrade Lenin said so, I shall cease smoking."

"Do you drink?"

"Yes, a little."

"Comrade Lenin strongly condemned drunkenness."

"Then I shall cease drinking."

"Comrade Ivanov, what about women?"

"A little...."

"Do you know that comrade Lenin strongly condemned amoral behavior?"

"If comrade Lenin condemned, I shall not love them any longer."

"Comrade Ivanov, will you be ready to sacrifice your life for the Party?"

"Of course. Who needs such life?"


等等啦

2010年12月26日

我不值得你對我這麼好



*本文純為虛構小說,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又,本文版權由CLPRO全權擁有*

「我不值得你對我這麼好。」妳說道。

那是在公園中的一個夜晚裡,坐在長椅上的妳如是說。

我不斷的追問︰為什麼?為什麼?

妳一句不吭,別過我的身影,離開了我的視線。

回溯到半年前,我和妳也是應屆會考生,正準備應付最後一屆的「馬上大戰」。
曾經一起在M記溫習過,曾經談過彼此的生活,曾經教過妳數學,雖然我最終數學得個C。
曾經在同一個課室經歷過,卻在不一樣的學校,懷著不一樣的心情,拿著不一樣的結果。
放榜了。我撥號給你,你卻決意不接聽,猜想你可能墮馬了。
放榜那天我輕鬆的過,和父母一起外出吃飯,卻忘掉正在奔波找學校的妳。
噢,我是何等的自私?

同樣是夜晚,一樣在公園,不一樣的心情。
妳說妳成績不好,父母會送你到日本唸書。
妳說,連我都不知道自己想在這段愛情裡面抓緊什麼,更遑論我可以給妳什麼。
最後妳落下了一句「我不值得你待我這麼好」。
是有第三者嗎?是借口嗎?還是我的問題?
我不想去想,亦不敢去想。

當日,妳成為了一隻無雀的腳仔,不留片字,連手機、MSN、臉書都改掉了。

「我不值得你對我這麼好」這10個字,不時浮現在我的腦海之中。
從前純真的妳的臉容,圓圓的眼睛彷彿在訴說著什麼故事一樣。

值得這2個字,很主觀的。經濟學家會說當Price細過MV的時候,那就是值得。
都市人彷彿已經習慣把這句掛在口邊,也許已成了分手的「最佳」借口?

餘下的八月,自己一個人外遊散心,沒有刻意去想起妳。
在機場裡看到一個女孩的背影和妳像極。她忽然別過了頭,看到不是妳,我的心裡好像有什麼要說。

過了數個月,走進一間附近的日式廉價餐廳,倏地見到妳的身影。
「いらっしゃいませ」在妳的口中說出,諷刺的很。
平時可以立馬點菜的,忽然菜牌改動了。
看著菜單,猶豫了好久。
「Hi。」妳道。
我沒有多餘的隻言片語
我照樣點菜,妳照樣寫菜。
吃罷了,我自己結帳去。
妳似乎很想和我說些什麼,但是妳沒有。
坐在鄰桌的金毛小子半睡著,刺眼的燈光彷彿叫他不能進睡。

是他?

太多似乎溫馨纏綿的往事,鞦韆中的妳,長椅上的我,那時不用隻言片語,也能知道對方在想什麼。
「歡迎下次光臨」?不,謝了。

步出這餐廳的門口,女友阿恩旋即和我會和,手挽著手。
我稍稍向後一看,妳的眼睛彷彿充滿了嫉妒和後悔的情感。
阿恩問我是不是漏掉了東西在餐廳,我說是,但是這件東西,再也不用拿回了。

2010年12月25日

[轉載] 喜雪 (陶傑 - 黃金冒險號)

喜 雪

2010年12月25日

如果你身陷雪封的希斯羅機場,沒有航班回香港,為什麼不利用人 生這個突如其來的休止符,在白茫茫之中試試譜上一段彩雲曲?
當候機室成為一座難民營,世界的十字街頭,有一種紛亂的浪漫。在打地鋪的北歐客和席櫈 而卧的印度人之間,如果細心,像向冰海開航的鐵達尼號,如果你夠年輕,也許,你會遇上你的琦溫絲萊。
她有一頭金髮,約十七歲,不像瑞典或芬蘭人。 你壯着膽問她要不要咖啡,她抬頭,關上手上的 iPad,笑笑,說一聲好。
把一杯熱騰騰的拉鐵遞給她,你把熱巧克力留給自己。她告訴你,她趕着回 聖彼得堡過聖誕,你告訴她家在香港,你也是。
香港她自然沒去過,俄國你也沒有。但是,英國寄宿學校的教育此時施展了威力。「據我所知,俄羅斯的聖 誕節不是在十二月二十五日,本來是一月七日,對不對?」
她有點驚奇。在牛津郡的貴族女校唸了三年的中學,她從沒遇過一個正確說出俄國聖誕日期的英 國少年。
「那是沙皇時期的天主教舊歷,」你即刻補充:「後來因為列寧革命,蘇共把聖誕向前搬到除夕那一天,人民可以低調慶祝,喝點廉價香檳,交換 小禮物,因為宗教,在無神論的共黨國家,畢竟是很敏感的事。」
話匣子就此打開,她告訴你,她爸爸是西伯利亞一家天然氣公司的股東,是總理普京的堂 表哥,在黑海有一座別墅。
哇,這麼猛料呀,但你不動聲色:「那麼你該有私家飛機來接了。」你說──但她沒有,跟別人一起悶等,很明顯,她家還沒富 有到擁有私人飛機的程度,要即刻為她圓場:「機場既然大雪,大小飛機都降落不了,我知道了,這就是你這位美麗的小天使誤落凡塵的原因。」
這句話逗 得她很開心。在希斯羅的一夜,你告訴她你喜歡契訶夫的戲劇,像「海鷗」,開頭的一幕,戲中的一座戲台,一個年華老去的女演員緬懷她的青春。「香港有一位飲 食名家說過,優秀的女子,是不會老的。」你繼續奉承:「英國妹老得快,你們俄羅斯女孩子就不一樣。」
清晨你們交換了地址電郵,相約聖誕後回英國在 倫敦見。你感激英國人的癱瘓造就的一段緣份!像冰雪,遠看是一座白獄,抓一把近觀,是一朵六角形的迷人精靈。 陶傑

2010年12月24日

2010 CLPRO大事回顧

(tvR無大事回顧,但是CLPRO有,很明顯這是偏心?不是。)

今年年初,積極備戰會考。
跟住考會考。

5月 -
開始正式上配音班
5月頭英國大選,準備得不算好,然而也很用心做呢個專題 *
516補選,新聞部 (即係我) 最快速度更新
26日 - 和tvR配音組內地合作伙伴之一的RCVO部分成員一聚,兼遊廣州
27日 - 順道遊深圳書城,後回港

6月
4日- 六四事件廿一週年,前赴維園採訪,有幸和部分現職新聞從業員見面
8日- 大埔鳳鳯衛視總部參觀

7月
7日 - TVB 小小小綠葉,出現在《洪武三十二》的一隅
13日 - GRADUATION DINNER 謝師宴,與各位好友合照,其中包括2010港男亞軍 :P
27日 - 澳門澳廣視新聞部參觀,順道和Ivan Leung週處拍罐頭,馬不停蹄

8月
4日 - 放榜,21分成績,原校升讀,繼續刻苦而沉悶的AL苦路
15-20日 - 南台灣 ( 墾丁, 高雄遊 ),水上活動驚心動魄 :O
21日 - CW30 積極備戰訓練配音的活動 CW30 The Best Voice 動畫配音大賽以失敗告終,不過畢竟是第一次參加配音比賽

9月
開始上課了,填詞也不那麼頻密。

10月-12月14日 很悶 & 配音班在10月完結了
12月15日 - 生日 *BLINK*
食左個好好食既雪糕蛋糕 :P
跟住2日後就同個朋友去體育館打羽毛球同乒乓球,爽快!

=========
* 曾經有人話過tvR新聞部做得最好係專題。我其實無乜所謂,但隨著學務繁重,恐怕連專題都沒什麼機會做了。(也不想做啦,好懶啊)

這年間認識了許多新的朋友,其中包括有︰
anita 曰云
配音班的一眾朋友
澳門的音樂人
澳門的記者朋友 (esp 靚靚 阿橙 小花 志聰 阿JOHN markie 等等等等等)
加拿大的記者朋友
加拿大的演藝工作者
香港的網上填詞人
香港的網上歌手
RYAN KAN

等等等等等

很高興認識到你們 ^^
=================================
在此,tvR亦鳴謝一切曾協助過我們或對我們有讚賞或批評的各位,至少你們肯看我們,才會有意見吧!而今後tvR亦會製作更多不同好節目的~

2010年12月22日

[轉載] 陳舊笑話一則

问:有没有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
答:有,但他们都拿着外国国籍。

问:有没有中国公民获得过诺贝尔奖?
答:有,但他们都是中华民国的公民。

问:有没有新中国的公民获得过诺贝尔奖?
答:有,但他不承认自己是中国公民。

问:有没有承认自己是中国人的新中国公民获得诺贝尔奖?
答:有,但是我们不承认他是中 国公民。

问:有没有自己承认自己是中国公民,国家也承认他是中国公民的新中国公民 获得诺贝尔奖?
答:有,但他在监狱里。

补个注释:
问题1: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崔琦、赛珍珠、钱永健
问题 2:李政道、杨振宁
问题3:高行健 (已入籍法國)
问题4:达赖
问题5:刘晓波


轉自 xanga.com/fongyun

2010年12月21日

[轉載改編粵詞] 關正傑 - 人在雨下 1980


詞︰盧國沾
Unchained Melody

送春去 送秋去 再來漫天風雨 一個夏季
看飛雨 趁風勢 冷然在天邊舞 灑遍塵世
伸手引來 天雨一滴 追憶往年 輕泣涕
沉然大雨下 你帶淚 望天際
叢林劃兩聲 烏鴉啼
情懷欲碎落 雨也落 欲安慰
離愁別緒中 怎安慰
天色再沉 天雨再落 天公有情 都枉費

懷人在雨下 每兩步 望天際
浮雲像我心 多淒迷
旁人或詭異 我臉上像灑雨
誰人又了解底細
看此際 看此際 我尋覓幾千遍 找遍塵世
天色再沉 天雨再落 天公有情 都枉費